| 1 引言 | 第1-21页 |
| ·口蹄疫概述 | 第7页 |
| ·病原学 | 第7-9页 |
| ·流行病学 | 第9-12页 |
| ·发病机理 | 第12-13页 |
|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3-14页 |
| ·口蹄疫诊断 | 第14-16页 |
| ·口蹄疫疫苗 | 第16-20页 |
| ·口蹄疫防治 | 第20-2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 ·材料 | 第21-23页 |
| ·病毒 | 第21-22页 |
| ·菌株及质粒 | 第22页 |
| ·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2页 |
| ·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22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 ·引物的设计 | 第22-23页 |
| ·方法 | 第23-26页 |
|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23页 |
|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23-24页 |
| ·目的 DNA 与载体的连 | 第24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4-25页 |
|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25页 |
| ·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25页 |
| ·质粒的提取 | 第25-26页 |
| ·重组质粒的 PCR 鉴定 | 第26页 |
| ·质粒 DNA 测序 | 第26页 |
| ·FMDV P1 序列合成 | 第26页 |
| ·序列比较分析 | 第26页 |
| 3 试验结果 | 第26-43页 |
| ·目的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26-27页 |
| ·重组pGEM-T/P1 质粒的 PCR 鉴定结果 | 第27页 |
| ·重组质粒测序结果 | 第27-29页 |
| ·序列比较分析 | 第29-43页 |
| 4 讨论 | 第43-46页 |
| ·PCR 方法 | 第43页 |
| ·FMDV P1 基因序列分析 | 第43-44页 |
| ·口蹄疫病毒的遗传进化 | 第44-45页 |
| ·口蹄疫的免疫预防 | 第45页 |
| ·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 | 第45-46页 |
| 5 结论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