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

中国商品应对反倾销的策略研究

0 前言第1-12页
1 倾销的概述第12-20页
 1.1 倾销与反倾销的历史演变及WTO和欧美的反倾销规定第12-15页
  1.1.1 重商主义时代至18世纪中叶第12页
  1.1.2 18世纪下叶至19世纪70年代第12-13页
  1.1.3 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3-14页
  1.1.4 两次大战之间的时期第14页
  1.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14-15页
 1.2 世贸组织及欧美的反倾销规定第15-20页
  1.2.1 世贸组织的反倾销规定第15-17页
  1.2.2 欧盟的反倾销规定第17-19页
  1.2.3 美国即将修改反倾销法第19-20页
2 我国产品受到反倾销指控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20-26页
 2.1 我国产品受到反倾销指控的特点第22-25页
  2.1.1 以美国、欧盟为主的发达国家是提起诉讼的主力军第22页
  2.1.2 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国家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第22-23页
  2.1.3 我国受到的反倾销指控多集中于出口的“拳头产品”上第23页
  2.1.4 立案总数中被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比例高第23-24页
  2.1.5 反倾销措施给中国出口造成的损失严重第24-25页
 2.2 我国产品受到反倾销指控的发展趋势第25-26页
  2.2.1 在WTO框架下,反倾销越来越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第25页
  2.2.2 中国产品面临长期遭受反倾销指控的威胁第25页
  2.2.3 出口竞争的加剧使中国商品遭到反倾销投诉的可能增大第25-26页
  2.2.4 各国抵制中国商品的措施会更激烈第26页
3 我国产品广泛遭遇反倾销调查对中国经济贸易影响分析第26-27页
 3.1 反倾销对中国产品出口造成重大障碍第26-27页
 3.2 投资失败比例上升,整体经济效率下降第27页
 3.3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第27页
 3.4 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第27页
 3.5 影响中国制造在世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第27页
4 我国产品遭受如此大规模反倾销的深层原因第27-39页
 4.1 低价的客观存在是引起反倾销诉讼的关键第28-33页
  4.1.1 盲目、重复引进带来恶性价格竞争第28-29页
  4.1.2 出口商缺乏有效沟通与组织,为了得到订单不惜互相压价第29-30页
  4.1.3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第30-31页
  4.1.4 产品缺乏文化魅力第31-32页
  4.1.5 非法取得的低价引起各国对我国产品的反感第32-33页
 4.2 中国还不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第33-35页
  4.2.1 美国和欧盟对于市场经济国家认定的相关规定第34-35页
  4.2.2 按照以上标准来分析,中国显然还不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第35页
 4.3 中国企业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财务制度第35-37页
  4.3.1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有很大出入第36-37页
  4.3.2 许多重要的生产要素并未进入市场第37页
  4.3.3 企业缺乏经过正确审计的财务账目第37页
 4.4 出口秩序混乱,出口企业缺乏自律第37-39页
  4.4.1 出口市场集中,出口量大,不懂得持续发展须留有余地第37-38页
  4.4.2 民间商会(协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第38-39页
5 如何应对愈演愈烈的反倾销浪潮第39-51页
 5.1 免于反倾销诉讼的策略选择第39-47页
  5.1.1 文化越发达,经济才越繁荣第39-42页
  5.1.2 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第42-43页
  5.1.3 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准则第43-44页
  5.1.4 加强对SA8000的宣传,实现经济与贸易可持续发展第44-45页
  5.1.5 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第45-47页
 5.2 应对反倾销诉讼的策略选择第47-51页
  5.2.1 准确把握应诉程序第47-48页
  5.2.2 发挥行业协会特殊作用第48-49页
  5.2.3 利用“承诺”条款中止调查第49-50页
  5.2.4 利用行政复审和司法审查争取利益第50-51页
6 案例分析第51-56页
 6.1 福耀集团对美汽车玻璃反倾销胜诉的启示第51-53页
 6.2 中国彩电业反倾销败诉的教训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出口退税问题研究
下一篇:光学超晶格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及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