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高填路堤软土地基沉降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9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6-8页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8-9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9页
 2.1 土体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现状第9-13页
  2.1.1 弹性理论法计算沉降变形第9页
  2.1.2 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第9-11页
  2.1.3 应力路径法第11-12页
  2.1.4 采用数值方法计算沉降第12页
  2.1.5 考虑蠕变变形的沉降计算方法第12-13页
  2.1.6 沉降量的概率统计分析法第13页
 2.2 填土体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现状第13页
 2.3 饱和土体固结理论的发展第13-19页
  2.3.1 饱和土体一维固结理论第13-14页
  2.3.2 砂井固结理论第14页
  2.3.3 多维固结理论第14-16页
  2.3.4 土体的非线性固结特性第16页
  2.3.5 非饱和土的固结理论的现状第16-19页
第三章 路基路堤沉降现场试验研究及分析第19-36页
 3.1 路基路堤沉降规律的现场原型观测研究第19-24页
  3.1.1 现场试验工程的概况第19页
  3.1.2 现场试验研究的技术方案及预期目标第19-24页
 3.2 现场观测结果及分析第24-36页
  3.2.1 现场观测结果第24-33页
  3.2.2 现场观测结果分析第33-36页
第四章 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理论研究第36-56页
 4.1 室内试验与分析第36-46页
 4.2 公路软基沉降规律的理论分析第46-56页
  4.2.1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的推荐方法第46-48页
  4.2.2 软土固结时渗透特性的研究第48-50页
  4.2.3 同时考虑软土固结时力、变形和时间关系的计算模型的研究第50-52页
  4.2.4 沉降分析仿真过程的研究第52-56页
第五章 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沉降过程的研究第56-69页
 5.1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现状第56-59页
  5.1.1 复合模量法 (E_c法)第56-57页
  5.1.2 桩身压缩量法(E_p法)第57-58页
  5.1.3 应力修正法(E_s法)第58-59页
 5.2 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力及沉降量的计算第59-61页
  5.2.1 应力扩散法第59-60页
  5.2.2 等效实体法第60页
  5.2.3 改进 Geddes法第60-61页
 5.3 本文提出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第61-62页
 5.4 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度的研究第62-66页
  5.4.1 竖向排水平均固结度第62-63页
  5.4.2 径向排水平均固结度第63-64页
  5.4.4 本文提出的碎石桩固结沉降模型第64-66页
 5.5 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第66-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本文所取得的成果第69页
 6.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及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针对PTI-1(PC-3)的RNA干涉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