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丘北地区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及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存在问题 | 第12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研究技术路线、技术方法 | 第13-14页 |
|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 | 第14-15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1页 |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5-16页 |
| ·区域地层 | 第16-20页 |
| ·寒武系 (∈) | 第16-17页 |
| ·泥盆系(D) | 第17页 |
| ·石炭系(C) | 第17-18页 |
| ·二叠系(P) | 第18页 |
| ·三叠系(T) | 第18-19页 |
| ·古近系(E) | 第19页 |
| ·第四系(Q) | 第19-20页 |
| ·区域构造 | 第20页 |
| ·区域褶皱 | 第20页 |
| ·区域断裂 | 第20页 |
| ·岩浆活动 | 第20-21页 |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1-50页 |
| ·地层 | 第21-23页 |
| ·石炭系 | 第21-22页 |
| ·二叠系 | 第22-23页 |
| ·三叠系 | 第23页 |
| ·构造 | 第23-27页 |
| ·架木格矿区 | 第23页 |
| ·古城矿区 | 第23-25页 |
| ·飞尺角矿区 | 第25-27页 |
| ·含矿岩系划分 | 第27-30页 |
| ·含矿岩系典型剖面列述 | 第27-30页 |
| ·含矿岩系划分 | 第30页 |
| ·岩石特征 | 第30-32页 |
| ·矿物特征 | 第32-50页 |
| ·铝矿物 | 第45-47页 |
| ·粘土矿物 | 第47-48页 |
| ·铁矿物 | 第48-49页 |
| ·钛矿物 | 第49页 |
| ·其它矿物 | 第49-50页 |
| 第4章 岩石化学特征及物源探讨 | 第50-63页 |
| ·架木格矿区 | 第52-55页 |
| ·岩石特征分析 | 第52-53页 |
| ·哈克图解 | 第53-55页 |
| ·古城矿区岩石化学特征 | 第55-58页 |
| ·岩石特征分析 | 第55-56页 |
| ·哈克图解法 | 第56-58页 |
| ·飞尺角矿区 | 第58-60页 |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58页 |
| ·哈克图解法 | 第58-60页 |
| ·滇东南丘北全区 | 第60-63页 |
| ·相关关系矩阵 | 第60-61页 |
| ·含矿系各岩性均值哈克图解 | 第61-63页 |
| 第5章 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探讨 | 第63-84页 |
| ·架木格矿区 | 第65-69页 |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65-67页 |
|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 | 第67-69页 |
| ·古城矿区 | 第69-76页 |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69-73页 |
|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 | 第73-76页 |
| ·飞尺角矿区 | 第76-81页 |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76-78页 |
| ·稀土元素配分曲线 | 第78-81页 |
| ·滇东南丘北全区 | 第81-84页 |
| ·含矿系各岩性稀土元素均值特征 | 第81-82页 |
| ·含矿系各岩性稀土元素均值配分曲线 | 第82-84页 |
| 第6章 微量元素特征及物源探讨 | 第84-96页 |
| ·架木格矿区 | 第88-90页 |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88页 |
| ·微量元素蛛网图 | 第88-89页 |
| ·Zr-Cr-Ga 三角图 | 第89-90页 |
| ·古城矿区 | 第90-92页 |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90页 |
| ·微量元素蛛网图 | 第90-91页 |
| ·Zr-Cr-Ga 三角图 | 第91-92页 |
| ·飞尺角矿区 | 第92-94页 |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92页 |
| ·微量元素蛛网图 | 第92-93页 |
| ·Zr-Cr-Ga 三角图 | 第93-94页 |
| ·滇东南丘北全区 | 第94-96页 |
| ·含矿系各岩性元素均值蛛网图 | 第94-95页 |
| ·含矿系各岩性元素均值 Zr-Cr-Ga 三角图 | 第95-96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96-97页 |
| 图版 | 第97-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
| 个人简历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