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文对照 | 第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2页 | 
| 英文摘要 | 第12-16页 | 
| 前言 | 第16-18页 | 
| 第一部分 脑膜瘤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18-73页 |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18-39页 | 
| (一) 脑膜瘤cDNA芯片实验 | 第18-26页 | 
| (二) Northern Blot实验 | 第26-36页 | 
| (三) Dot Blot实验 | 第36-38页 | 
| (四)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8-39页 | 
| 二、结果 | 第39-61页 | 
| (一) 脑膜瘤eDNA芯片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 (二) Northern Blot结果 | 第42-44页 | 
| (三) Dot Blpt结果 | 第44-46页 | 
| (四)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第46-61页 | 
| 三、讨论 | 第61-69页 | 
| (一) 生物芯片技术在脑膜瘤研究中的应用 | 第61-63页 | 
| (二) 脑膜瘤分子水平的病理分类 | 第63页 | 
| (三) 脑膜瘤发病和恶性变的可能机理 | 第63-66页 | 
| (四) 脑膜瘤性别差异的分子基础 | 第66-67页 | 
| (五) 脑膜瘤基因表达谱中差异基因的其它涵义 | 第67-68页 | 
| (六) 脑膜瘤发生和恶性变机理的一个假设通路 | 第68-69页 | 
| 四、结论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第二部分 不同病理分类脑膜瘤的差异表达蛋白研究 | 第73-89页 | 
| 一、材料和方法 | 第73-77页 | 
| (一) 组织芯片上实验样本的分布 | 第73-74页 | 
| (二) 组织芯片的制备 | 第74-75页 | 
| (三) 免疫组化实验 | 第75-77页 | 
| (四) 统计学处理 | 第77页 | 
| 二、结果 | 第77-82页 | 
| (一) 组织芯片制备结果 | 第77-78页 | 
| (二)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第78-79页 | 
| (三) 数据处理结果 | 第79-81页 | 
| (四) 脑膜瘤组织芯片研究中10种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81-82页 | 
| 三、讨论 | 第82-87页 | 
| (一) 组织芯片与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背景 | 第82-83页 | 
| (二) 组织芯片在脑膜瘤研究中的价值 | 第83-84页 | 
| (三) 11种抗体在脑膜瘤中的表达情况 | 第84-87页 | 
| 四、结论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89页 | 
| 第三部分 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生物学特性与影像学MRI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第89-103页 | 
| 一、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 第89-91页 | 
| (一) 86例病人资料 | 第89-90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90-91页 | 
| 二、结果 | 第91-98页 | 
| (一) 病理切片结果 | 第91页 | 
| (二) 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 | 第91-98页 | 
| 三、讨论 | 第98-101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98-99页 | 
| (二) 脑膜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影像学特征 | 第99-101页 | 
| (三) 小结 | 第101页 | 
| 四、结论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3页 | 
| 第四部分 综述 | 第103-113页 | 
| 脑膜瘤的治疗和预后 | 第103-113页 |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