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维数约减算法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维数约减的概念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5页 |
·本文的工作和主要创新 | 第15-16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典型的维数约减算法 | 第17-38页 |
·线性维数约减算法 | 第17-25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17-19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19-22页 |
·多维标度变换法 | 第22-25页 |
·非线性维数约减算法 | 第25-37页 |
·ISOMAP算法 | 第25-26页 |
·LLE算法 | 第26-29页 |
·Laplacian eigenmaps算法 | 第29-30页 |
·SIE算法 | 第30-32页 |
·四种非线性维数约减算法的比较 | 第32-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非线性维数约减算法的评价模型研究 | 第38-58页 |
·基于应力函数的评价模型 | 第38-41页 |
·应力函数 | 第38-39页 |
·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第39-41页 |
·基于剩余方差的评价模型 | 第41-43页 |
·模型定义 | 第41-42页 |
·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第42-43页 |
·基于DY-DX表示法的评价模型 | 第43-49页 |
·DY-DX表示法 | 第44页 |
·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第44-49页 |
·基于距离比例方差的评价模型 | 第49-52页 |
·模型的提出 | 第49-50页 |
·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第50-51页 |
·对噪声数据的处理 | 第51-52页 |
·四种评价模型的比较 | 第52-53页 |
·利用评价模型选择邻域参数和嵌入维数 | 第53-57页 |
·邻域参数的选择 | 第53-55页 |
·嵌入维数的选择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增量式非线性维数约减算法研究 | 第58-87页 |
·基于距离保持的增量式(IADP)算法 | 第58-69页 |
·从最小二乘的角度 | 第58-61页 |
·从核PCA的角度 | 第61-64页 |
·从求解特征向量的角度 | 第64-65页 |
·计算测地线距离 | 第65页 |
·算法复杂性分析 | 第65-66页 |
·对噪声数据的处理 | 第66页 |
·实验结果 | 第66-69页 |
·基于拓朴保持的增量式(IATP)算法 | 第69-77页 |
·LMDS算法 | 第70-71页 |
·增量式算法 | 第71-73页 |
·选择标志点集合 | 第73页 |
·对噪声数据的处理 | 第73-74页 |
·实验结果 | 第74-77页 |
·基于局部线性投影的增量式算法 | 第77-83页 |
·基于最近邻投影的增量式算法 | 第77-78页 |
·基于k近邻投影的增量式(IAkNNP)算法 | 第78-80页 |
·对噪声数据的处理 | 第80-81页 |
·实验结果 | 第81-83页 |
·三种增量式算法的比较 | 第83-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非线性维数约减算法的应用研究 | 第87-100页 |
·在分类中的应用 | 第87-96页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类分类器的构建 | 第87-89页 |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非线性维数约减的多类分类器 | 第89页 |
·指纹分类简介 | 第89-91页 |
·文本分类简介 | 第91-92页 |
·实验结果 | 第92-96页 |
·在聚类分析中的应用 | 第96-99页 |
·K-均值聚类算法 | 第96-97页 |
·改进的ISOMAP算法及与K-均值算法的结合 | 第97-98页 |
·实验结果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00-103页 |
·全文总结 | 第100-101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