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数字化铅模技术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肿瘤及其危害 | 第8页 |
·肿瘤的放射治疗及其发展 | 第8-9页 |
·放射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9-10页 |
·放射治疗中有害辐射的防护 | 第10-12页 |
·放射治疗的基本目标 | 第10-11页 |
·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 | 第11页 |
·射野适形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适形铅模 | 第12-15页 |
·铅模的浇铸工艺 | 第13-14页 |
·铅模浇铸工艺的缺点及质量分析 | 第14-15页 |
·本课题的意义和任务 | 第15-18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任务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总体设计 | 第18-24页 |
·铅模的材料及性质 | 第18-19页 |
·铅模的形状特征及功能分析 | 第19-21页 |
·铅模加工方法的选择 | 第21页 |
·铅模加工的硬件系统 | 第21-22页 |
·铅模加工的软件系统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影像指定轮廓的读取 | 第24-32页 |
·读取影像指定轮廓的方法 | 第24-29页 |
·图文转换法 | 第24-26页 |
·鼠标记录法 | 第26-27页 |
·颜色识别法 | 第27-29页 |
·边界锐化 | 第29-30页 |
·二维点阵数组的生成 | 第29页 |
·表示轮廓范围的边界锐化 | 第29-30页 |
·数组转换——周边寻点法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铅模设计与三维建模 | 第32-44页 |
·铅模轮廓线作法 | 第32-34页 |
·逐点连线法 | 第32-33页 |
·B样条曲线法 | 第33-34页 |
·铅模轮廓图的生成 | 第34-35页 |
·铅模轴测图作法 | 第35-38页 |
·作轮廓侧面 | 第35页 |
·作实体铅模端面 | 第35-36页 |
·作有孔铅模端面 | 第36-37页 |
·作有孔铅模外侧面 | 第37页 |
·作框架轴测图 | 第37-38页 |
·坐标系选择及图形变换 | 第38-39页 |
·消隐算法 | 第39-42页 |
·消隐的意义 | 第39-40页 |
·立方体元素的消隐 | 第40-42页 |
·轮廓侧面的消隐 | 第42页 |
·光照效果的产生 | 第42-43页 |
·轴测图的生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铅模实切试验 | 第44-51页 |
·线切割加工试验 | 第44-45页 |
·铣削加工试验 | 第45-46页 |
·试验结论 | 第46页 |
·数控程序的生成 | 第46-48页 |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原理 | 第46-47页 |
·数控铣床有关指令 | 第47页 |
·铣削数控程序的生成 | 第47页 |
·线切割机床坐标确定 | 第47-48页 |
·线切割机有关指令 | 第48页 |
·线切割数控程序的生成 | 第48页 |
·实切试验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1-53页 |
·创新点 | 第51页 |
·存在问题 | 第51-52页 |
·未来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