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地区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论文

Jamaat:都市中的亚社会研究--以北京牛街回族聚居区更新改造为例

绪论 Jamaat:北京宝贵而独特的财富第1-22页
 第一节 Jamaat的基本概念第10-13页
   ·文字意义第10页
   ·延伸意义第10-13页
 第二节 研究背景第13-16页
   ·研究背景第13-15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举例第15-16页
 第三节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人类聚居学以及人居环境的观念和方法第16页
   ·"有机更新"理论第16-17页
   ·"族群社区建构"理论第17-18页
   ·"民族混居"等调查研究方法第18页
 第四节 论文结构第18-22页
   ·研究目标第18页
   ·研究框架第18页
   ·论文线索第18-20页
   ·带着几个疑问第20-22页
上篇 对北京牛街回族聚居区的调查和思考第22-46页
 第一章 北京牛街历史与发展沿革第23-38页
  第一节 牛街清真寺--Jamaat的核心第23-28页
   ·牛街礼拜寺历史沿革第23-26页
   ·礼拜寺在Jamaat的核心功能第26-28页
  第二节 牛街发展沿革第28-35页
   ·明代以前--对牛街回族聚居区形成过程的回顾第28-31页
   ·清朝和民国时期--牛街回族聚居区的兴旺和发展第31-32页
   ·建国后至今--牛街回族聚居区的现代转型期第32-34页
   ·牛街街巷格局演化回放第34-35页
  第三节 偏离城市核心的回族聚居区生命力较强第35-38页
 第二章 牛街回族聚居区在北京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变迁36第38-46页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确定的北京旧城改造方案对牛街的影响第38-40页
   ·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第38-39页
   ·公共建筑的建设第39页
   ·住房失修严重,居民的居住问题日益显现第39-40页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牛街改造的探索性步伐第40-43页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至今牛街的大规模改造第43-46页
中篇 对北京牛街回族聚居区状况的思索第46-87页
 第三章 牛街大规模改造前后状况概览第47-71页
  第一节 回忆--牛街大规模改造前的状况第47-59页
   ·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第48-54页
   ·民族传统氛围深厚,邻里关系成熟。第54-57页
   ·人口密度奇高,居住条件逐步恶化,安全隐患突出第57-58页
   ·市政、道路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化第58-59页
  第二节 认识--牛街大规模改造后的现状概览第59-67页
   ·北京市和宣武区旧城"危旧房"改造计划的大规模实施第59-60页
   ·牛街失去最后的机会第60页
   ·新牛街--平庸的社区第60-67页
  第三节 大规模改造是对牛街这一北京独特财富的毁灭性破坏第67-71页
   ·前车之鉴--北京马甸回族社区的"危房改造"第67-68页
   ·重蹈覆辙--商业化的改造过程是对牛街多元文化的毁灭--牛街大规模改造前后情况对比第68-71页
 第四章 "牛街不见了"-对牛街大规模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反思第71-87页
  第一节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第71-77页
   ·对牛街的改造应该"是文化价值的开发,而不是房地产开发"第71页
   ·对牛街的改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文物建筑第71-72页
   ·以试图维持Jamaat繁荣为目的而采取形式化的手段等同于把回民从生活中剥离第72-77页
   ·大规模改造不仅毁掉了"老牛街",也毁掉了"新牛街"第77页
  第二节 居住问题第77-84页
   ·关乎社会结构的人口问题第77-79页
   ·拆迁过程的问题第79-81页
   ·居住形式和居住质量的问题第81-84页
  第三节 规划设计中的问题第84-87页
   ·"规划让一让,开发也让一让"第84-85页
   ·牛街危改又应验了大规模改造的"简单化天性"[28]第85-86页
   ·建筑设计一般化和落后第86-87页
下篇 对大城市回族聚居区更新改造的初步探索第87-110页
 第五章 居民为主导的Jamaat更新方式第88-92页
  第一节 引入"公民参与"机制第88-90页
  第二节 居民参与的"自建"方式的更新第90-92页
 第六章 塑造一个理想的Jamaat第92-110页
  第一节 保持Jamaat与城市的协调第92-95页
   ·偏离大城市核心区的回族聚居区生命力较强第94页
   ·Jamaat应该与城市在肌理上融为一体第94-95页
   ·Jamaat的核心街道不应与城市重要交通功能的城市道路重合第95页
  第二节 维护Jamaat的社会结构第95-97页
   ·社会结构是Jamaat最可宝贵的"活文物"第95-97页
   ·相对于大城市的其他旧区改造,Jamaat的改造更不能"驱贫引富"第97页
   ·Jamaat的改造不能仅仅保证回族居民的回迁第97页
  第三节 构建完美的街区结构与整体环境(城市空间结构)第97-105页
   ·Jamaat街区构成要素及其性质第97-98页
   ·寻找理想的Jamaat城市空间结构第98-101页
   ·归纳Jamaat的拓扑同构属性第101-103页
   ·在Jamaat中强化这种拓扑关系第103-105页
  第四节 弘扬回族商业文化第105-108页
   ·维持Jamaat商业空间分布特点第106-107页
   ·维持回族商业文化的内在特点第107-108页
  第五节 社会转型中的Jamaat更新第108-110页
结语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4页
附录一 宣武区政府关于牛街危改的拆迁公告第114-117页
附录二 北京市清真寺第117-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公路交通现代化目标及其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外资并购监管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