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文献综述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构成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一)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构成及特点 | 第10-11页 |
1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构成要素 | 第10页 |
2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特点 | 第10-11页 |
(二)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1 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决定着国家的命运 | 第11-12页 |
2 思想道德素质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 第12页 |
3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 第12-13页 |
二、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分析 | 第13-25页 |
(一)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流 | 第13-16页 |
1 思想道德认识水平普遍提高 | 第13-14页 |
2 政治态度鲜明,具有时代特点 | 第14-15页 |
3 视野开阔,思想道德观念更新快 | 第15-16页 |
4 道德意识增强,道德行为积极向上 | 第16页 |
(二)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20页 |
1 曲解竞争,责任意识不强 | 第17页 |
2 突出“自我”的表现 | 第17-18页 |
3 忽视政治觉悟的提高 | 第18页 |
4 “知行”脱节,道德行为选择时有失范 | 第18-20页 |
(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0-25页 |
1 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 第21页 |
2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乏力 | 第21-23页 |
3 家庭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 | 第23页 |
4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 第23-25页 |
三、 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 | 第25-44页 |
(一) 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 第25-28页 |
1 教育当代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 第25-26页 |
2 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 第26-27页 |
3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观念,履行公民道德规范 | 第27-28页 |
(二) 强化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机制 | 第28-35页 |
1 强化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 第28-29页 |
2 强化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管理机制 | 第29-31页 |
3 强化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 | 第31-35页 |
(三) 完善健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工作体系 | 第35-39页 |
1 改革思想道德素质教学工作体制,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 第35-36页 |
2 建立以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 | 第36-38页 |
3 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专业教师的育人体系 | 第38-39页 |
(四) 优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环境 | 第39-44页 |
1 优化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软件环境 | 第39-41页 |
2 优化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硬件环境 | 第41-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