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锦鸡儿属植物的更新对策研究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 1 锦鸡儿属植物 | 第11页 |
| 2 生活史对策和更新对策 | 第11-14页 |
| 3 种子萌发生态学 | 第14-16页 |
| 4 动物对植物繁殖更新的影响 | 第16-20页 |
| 5 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 | 第20-24页 |
| 第一部分 三种锦鸡儿种子萌发对策研究 | 第24-36页 |
| 1 试验区概况 | 第24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24-27页 |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7-28页 |
| 4 结果 | 第28-33页 |
| 种子物理特性 | 第28页 |
| 种子萌发的温度 | 第28-29页 |
| 萌发进程 | 第29-31页 |
| 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响应 | 第31页 |
| 硬实种子 | 第31页 |
| 野外萌发试验 | 第31-33页 |
| 5 讨论 | 第33-36页 |
| 第二部分 动物对三种锦鸡儿繁殖更新的影响 | 第36-42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6页 |
| 2 结果 | 第36-38页 |
| 种子虫害 | 第37页 |
| 种子落地后的消失比率和速度 | 第37页 |
| 微生境对动物取食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 讨论 | 第38-42页 |
| 第三部分 三种锦鸡儿克隆生长研究 | 第42-48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 2 结果 | 第43页 |
| 基株的形态 | 第43页 |
| 基株的特征 | 第43页 |
| 分株种群特征 | 第43页 |
| 3 讨论 | 第43-48页 |
| 结语 | 第48-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附: 彩照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