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追寻失落的话语权力 | 第1-9页 |
第一章 历史的回溯 | 第9-20页 |
第一节 放逐边缘外的真实存在--中国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脉络 | 第9-16页 |
一、 女性主义的主要发展历程 | 第9-11页 |
1 18世纪以来西方女性主义主要经历的两次浪潮 | 第9-10页 |
2 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研究的兴起 | 第10-11页 |
二、 女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变迁 | 第11-16页 |
1 空白期 | 第11-12页 |
2 引入期 | 第12-13页 |
3 畸变期 | 第13-15页 |
4 发展期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声色喧哗中的智者反思--中国女性主义思潮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对接 | 第16-20页 |
一、 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研究的两种批判视域 | 第17-18页 |
1 新闻传播中的女性形象批判 | 第17-18页 |
2 传媒“女性化”趋势的研究 | 第18页 |
二、 女性主义思想进入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学科背景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充满悬念的实证研究--有关“女性与传媒”的文章的量化分析及初步结果 | 第20-37页 |
第一节 量化分析的具体操作及初步数据 | 第20-27页 |
一、 抽样分析的设计与操作 | 第20-22页 |
二、 各指标的量化结果及说明 | 第22-27页 |
第二节 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主要议题与方法 | 第27-37页 |
一、 主要研究议题 | 第27-33页 |
1 媒介中的女性形象问题 | 第28-31页 |
2 女性传者研究 | 第31-32页 |
3 女性受众研究 | 第32-33页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3-37页 |
1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 第33-34页 |
2 问卷调查(survey) | 第34页 |
3 个案研究(case study) | 第34-35页 |
4 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e research)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打破镜像之城--数字背后的别样现实 | 第37-48页 |
第一节 文化的视角--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中的女性主义现状的内容分析 | 第37-43页 |
一、 媒介超真实的符号生产刺激了人们的身体欲望 | 第38-39页 |
二、 媒介对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将“消费娱乐”转化成为满足身体欲望的主要手段。 | 第39-41页 |
三、 社会文化塑造了个体的性别意识,但在媒介文化中,女性自身的主客体关系遭到扭曲,因而很容易被性别成见所俘获。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游离在颠覆与重构之间--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困境 | 第43-48页 |
一、 全球与本土的矛盾--从现实文化语境来看 | 第44-45页 |
二、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传媒中女性研究的影响来看 | 第45-47页 |
三、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