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缘起与现状 | 第1-11页 |
第一章 由传统向准现代:近世上海社会生活的嬗变 | 第11-28页 |
一 以《申报》广告窥探社会生活的可能性论证 | 第11-14页 |
二 物质生活的广泛变迁 | 第14-20页 |
(一) 衣食住行的变化 | 第14-18页 |
(二) 其他物化生活的嬗变 | 第18-20页 |
三 精神生活的文明时尚 | 第20-24页 |
(一) 消费领域新动向——生命意识浓厚 | 第20-21页 |
(二) 娱乐休闲新花样 | 第21-24页 |
四 嬗变:由传统向准现代的裂变与阵痛 | 第24-28页 |
(一) 错位的中西捏合 | 第25页 |
(二) 矛盾的抉择 | 第25-26页 |
(三) 崇洋的心态 | 第26-27页 |
(四) 闪烁的霓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理性的光辉与人性的倦怠:近世上海市民的精神状态 | 第28-65页 |
一 理性精神的光辉与展现 | 第29-41页 |
(一) 注重知识,运用理智 | 第29-30页 |
(二) 精明实惠的取向——对石库门的分析 | 第30-31页 |
(三) 操持功利型价值观 | 第31-32页 |
(四) 法理意识浓厚 | 第32-35页 |
(五) 尊重女性,重视女性 | 第35-40页 |
(六) 保持人际距离,固守自我空间 | 第40-41页 |
二 人性的倦怠与消解:以舞厅的社会功能为中心 | 第41-62页 |
(一) 旧上海舞厅的历史演进、时空印象与话语体系 | 第42-53页 |
(二) 旧上海舞厅的社会功能 | 第53-62页 |
三 社会失范与精神调适失败:以精神病与自杀为佐证 | 第62-65页 |
第三章 近世上海社会生活模型:建构与失衡 | 第65-75页 |
一 生活维度:时间与空间 | 第65-67页 |
二 精神维度:理性与感性 | 第67-69页 |
三 价值维度:传统与现代 | 第69-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