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 第13-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材料 | 第13-14页 |
·方法 | 第14-1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23页 |
·心电图ST_(?)的变化 | 第17-19页 |
·心电图T_(?)的变化 | 第19-21页 |
·心电图QX_(?)/QT_(?)的变化 | 第21-23页 |
3 讨论 | 第23-25页 |
·模型评价 | 第23-24页 |
·ST段、T波和QX/QT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重要指标 | 第24-25页 |
第二部分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 第25-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材料 | 第25-26页 |
·方法 | 第26-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3 讨论 | 第29-33页 |
·Ca~(2+)测定方法及原理 | 第29-30页 |
·抑制钙超载是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途径之一 | 第30-33页 |
第三部分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钙泵和钠泵活性的影响 | 第33-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9页 |
·材料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电针内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SERCA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电针内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 讨论 | 第40-43页 |
·抑制钙泵活性的降低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 | 第40-41页 |
·增强钠泵活性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恢复的重要环节 | 第41-43页 |
第四部分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钙泵和钠泵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3-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材料 | 第44页 |
·方法 | 第44-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心肌组织总RNA的鉴定 | 第48-49页 |
·RT-PCR结果 | 第49-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 第52页 |
·心肌肌浆网钙泵 | 第52-53页 |
·心肌细胞膜钠泵 | 第53-54页 |
第五部分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54-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材料 | 第54-55页 |
·方法 | 第55-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 第56-57页 |
·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 第57页 |
3 讨论 | 第57-59页 |
全文讨论与小结 | 第59-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附图 | 第82-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论著、科研情况 | 第93-95页 |
综述 | 第95-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