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高速铁路票价优化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2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 ·国外高速铁路票价体系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 ·法国高速铁路票价 | 第14-15页 |
| ·日本高速铁路票价 | 第15-16页 |
| ·德国高速铁路票价 | 第16-17页 |
| ·我国高速铁路票价体系发展现状 | 第17-20页 |
| ·车票样式及票价体系 | 第17-18页 |
| ·现行定价方式 | 第18-19页 |
| ·存在问题分析 | 第19-20页 |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20-2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1-2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22-24页 |
| ·研究总结 | 第24页 |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4-27页 |
| 2 传统票价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4页 |
| ·定价策略与理论 | 第27-31页 |
| ·定价策略 | 第27-28页 |
| ·定价理论 | 第28-31页 |
| ·高速铁路票价制定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 ·运输成本 | 第31页 |
| ·市场需求 | 第31-32页 |
| ·竞争因素 | 第32页 |
| ·旅客出行特征 | 第32-33页 |
| ·政府管制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客运通道内非合作博弈行为分析 | 第34-44页 |
| ·非合作博弈基础理论 | 第34-37页 |
| ·博弈论起源、定义及分类 | 第34-35页 |
| ·相关概念介绍 | 第35-36页 |
| ·非合作博弈具体说明 | 第36-37页 |
| ·客运通道内定价非合作博弈分析 | 第37-43页 |
| ·博弈类别判定 | 第37-39页 |
| ·博弈原理分析 | 第39-40页 |
| ·票价对收益及客运量的博弈分析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高速铁路票价优化模型及算法 | 第44-57页 |
| ·客运通道内客流分担率分析 | 第44-48页 |
| ·旅客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6页 |
| ·分担率模型 | 第46-47页 |
| ·模型假设及标定 | 第47-48页 |
| ·非合作博弈模型建立 | 第48-53页 |
| ·情景假设 | 第48-50页 |
| ·模型建立 | 第50-53页 |
| ·算法设计 | 第53-56页 |
| ·Lemke-Howson算法介绍 | 第54页 |
| ·Lemke-Howson算法步骤及实现工具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案例分析 | 第57-68页 |
| ·京沪客运通道介绍 | 第57-58页 |
| ·京沪客运通道高速铁路票价优化 | 第58-66页 |
| ·相关参数说明 | 第58-61页 |
| ·最优解求解 | 第61-62页 |
| ·民航票价对均衡解灵敏度分析 | 第62-63页 |
| ·高速铁路票价对均衡解灵敏度分析 | 第63-64页 |
| ·均衡解合理性分析 | 第64-65页 |
| ·分担率分析 | 第65-66页 |
| ·各座席票价建议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 ·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作者简历 | 第74-7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