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论“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客观化抒情策略

内容提要(中文)第1-5页
内容提要(英文)第5-6页
引言: 背景与形成第6-10页
第一章 戏剧化与客观化抒情第10-25页
 第一节 从主观抒情到客观叙述的嬗变:戏剧化诗学在本土的确立第10-14页
 第二节 客观化抒情的具体生成:戏剧化体式及手法第14-20页
 第三节 客观化抒情的殊途同归:戏剧化的几种宣叙格调第20-25页
第二章 意象与客观化抒情第25-40页
 第一节 从情感的主观流露到客观凝定:意象性诗学的现代重构第25-29页
 第二节 客观化抒情效果的递增:意象的几种层次类型第29-36页
 第三节 凝定性、暗示性、思辨性:意象促成客观化抒情的具体体现第36-40页
第三章 知性与客观化抒情第40-54页
 第一节 从主情、主知的分立到融合:中国新诗的知性理论第40-44页
 第二节 对传统抒情的放逐:知性传达的有效手段第44-47页
 第三节 玄学思辨与诗化哲学:思性的借重与客观化抒情第47-54页
结语第54-55页
附录: 论文涉及的作品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市公共物品竞争合作型供给机制构建
下一篇:江苏省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EES)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