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热型咳嗽证治的中医文献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7-9页 |
·咳嗽概述 | 第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9页 |
2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与小儿咳嗽的关系 | 第9-12页 |
·稚阴稚阳、肺脾不足 | 第9-11页 |
·纯阳之体、易从热化 | 第11-12页 |
3 古代中医文献对小儿咳嗽的认识 | 第12-19页 |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 | 第12-13页 |
·隋唐时期 | 第13-14页 |
·宋金元时期 | 第14-16页 |
·明清时期 | 第16-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4 当代医家对小儿咳嗽的研究 | 第19-25页 |
·病因病机 | 第19-21页 |
·临床研究 | 第21-25页 |
·小儿咳嗽的常见分型 | 第21-22页 |
·小儿咳嗽的治疗 | 第22-24页 |
·辨证分型论治 | 第22-23页 |
·辨病论治 | 第23页 |
·辨病辨证结合论治 | 第23-24页 |
·目前小儿咳嗽分型的不足 | 第24-25页 |
5 湿热型咳嗽 | 第25-38页 |
·湿热型咳嗽概述 | 第25-26页 |
·病因病机 | 第26-30页 |
·病因 | 第27-28页 |
·外感湿热之邪 | 第27页 |
·脾胃功能失健 | 第27-28页 |
·病机 | 第28-30页 |
·辨证治疗 | 第30-38页 |
·临床典型证候 | 第30页 |
·诊断特点 | 第30-31页 |
·治疗原则:清热化湿,轻宣肺痹 | 第31-33页 |
·两分湿热,其病易解 | 第31页 |
·宣畅肺气,气化湿化 | 第31-33页 |
·通利小便,治湿之要 | 第33页 |
·组方用药 | 第33-35页 |
·初期应宣化湿热,畅肺止咳 | 第34页 |
·中期应清热利湿,化痰止咳 | 第34-35页 |
·后期应轻清湿热,肃肺止咳 | 第35页 |
·湿热型咳嗽兼杂症的治疗 | 第35-36页 |
·兼表证 | 第36页 |
·兼食积 | 第36页 |
·兼宿疾 | 第36页 |
·用药特点 | 第36-37页 |
·饮食衣着调护 | 第37-38页 |
6 结论 | 第38-39页 |
7 问题与展望 | 第39-42页 |
8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附: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