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生理学论文--昆虫病理学论文

美洲大蠊对金龟子绿僵菌CQMa102菌株的免疫反应

中英文摘要第1-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昆虫免疫机制的研究第10-15页
  1.1.1 体壁免疫第11页
  1.1.2 血淋巴免疫第11-15页
   1.1.2.1 体液免疫第11-13页
   1.1.2.2 血细胞免疫第13-15页
   1.1.2.3 昆虫免疫体系的识别机制第15页
 1.2 虫生真菌对昆虫的作用第15-17页
  1.2.1 真菌的侵染途径第16页
  1.2.2 真菌的毒力第16页
  1.2.3 真菌的致病机理第16-17页
  1.2.4 虫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第17页
 1.3 昆虫对虫生真菌的免疫反应第17-19页
  1.3.1 昆虫对虫生真菌的敏感性第17-18页
  1.3.2 昆虫血细胞对虫生真菌免疫作用的示意图第18-19页
 1.4 蜚蠊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4.1 蜚蠊的危害及防治第19-20页
   1.4.1.1 蜚蠊的危害第19页
   1.4.1.2 蜚蠊防治的历史及现状第19-20页
  1.4.2 蜚蠊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第20页
  1.4.3 研究蜚蠊对虫生真菌免疫反应的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引言第22-24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0页
 3.1 实验材料第24-26页
  3.1.1 美洲大蠊的来源及饲养第24页
  3.1.2 供试菌株第24页
  3.1.3 主要化学试剂第24页
  3.1.4 实验仪器第24-25页
  3.1.5 常用储备液、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第25-26页
 3.2 实验方法第26-30页
  3.2.1 绿僵菌的活化及传代培养第26页
  3.2.2 注射孢子液的制备第26页
  3.2.3 蜚蠊血细胞类型的鉴别第26-27页
  3.2.4 病原真菌接种及血淋巴提取第27页
  3.2.5 血细胞、结节的计数及观察第27-28页
  3.2.6 血细胞蛋白质的分析第28页
  3.2.7 血淋巴蛋白质的分析第28页
   3.2.7.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28页
   3.2.7.2 蛋白质谱带的分析第28页
  3.2.8 血淋巴pH值的测定第28页
  3.2.9 蜚蠊血淋巴中抗菌物质的诱导及活性检测第28-29页
   3.2.9.1 指示菌株的活化第28页
   3.2.9.2 抗菌物质的诱导及血淋巴的提取第28-29页
   3.2.9.3 血淋巴中抗菌活性的检测第29页
  3.2.10 点滴实验第29-30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30-44页
 4.1 美洲大蠊血细胞的类型及特点第30-32页
 4.2 注射绿僵菌孢子后蜚蠊血淋巴物理性质的变化第32-35页
  4.2.1 蜚蠊血细胞数量的变化第32-34页
   4.2.1.1 注射绿僵菌孢子对不同发育阶段蜚蠊血细胞数量的影响第32-34页
   4.2.1.2 注射不同浓度孢子对蜚蠊若虫血细胞数量的影响第34页
  4.2.2 蜚蠊血淋巴pH值的变化第34-35页
 4.3 蜚蠊血淋巴对绿僵菌孢子的免疫反应第35-38页
  4.3.1 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及其形态变化第35页
  4.3.2 血淋巴中结节的形成及形态变化第35-38页
   4.3.2.1 结节数量的变化第35页
   4.3.2.2 结节形态的变化第35-38页
 4.4 注射绿僵菌孢子后蜚蠊血淋巴抗菌物质及蛋白质的变化第38-39页
  4.4.1 蜚蠊血淋巴抗菌物质活性检测第38页
  4.4.2 总蛋白质浓度的变化第38-39页
  4.4.3 蛋白质带谱的变化第39页
 4.5 注射不同浓度孢子引起蜚蠊的行为反应第39-41页
 4.6 点滴接种绿僵菌孢子所引起的免疫反应第41-44页
  4.6.1 蜚蠊的行为反应及其血细胞数量的变化第41页
  4.6.2 蜚蠊血细胞的免疫反应第41-44页
第五章 讨论第44-50页
 5.1 注射绿僵菌孢子后蜚蠊血淋巴物理性状的改变第44-45页
  5.1.1 蜚蠊血细胞数量的变化第44页
  5.1.2 蜚蠊血细胞增加的途径第44-45页
  5.1.3 蜚蠊血淋巴pH值变化的原因第45页
 5.2 蜚蠊血细胞对绿僵菌孢子的免疫反应第45-46页
 5.3 真菌孢子对蜚蠊血浆蛋白质的影响第46-47页
 5.4 蜚蠊血浆中的抗菌物质第47页
 5.5 蜚蠊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关系第47-48页
 5.6 绿僵菌点滴和注射两种接种处理对蜚蠊作用的比较第48-49页
 5.7 注射绿僵菌孢子引起蜚蠊死亡的原因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颅颈结合区薄层断面影像解剖学研究
下一篇: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