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表达重组hbFGF结构和功能优化
| 目录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9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 一 前言 | 第10-16页 |
|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简介 | 第10页 |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概述 | 第10-14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页 |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 | 第11-12页 |
| ·bFGF的三维结构及功能域 | 第12-13页 |
| ·bFGF的功能活性 | 第13-14页 |
| ·本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 二 实验设备和材料 | 第16-23页 |
|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 ·菌种与质粒 | 第16页 |
| ·DNA材料 | 第16-17页 |
| ·常用试剂 | 第17页 |
| ·培养基 | 第17-18页 |
| ·酶类 | 第18页 |
| ·分子量参照物 | 第18-19页 |
| ·试剂与母液的配制 | 第19-23页 |
| 三 实验过程 | 第23-32页 |
| ·PCR法合成hbFGF编码区序列 | 第23-26页 |
| ·覆盖hbFGF编码区序列引物的获得 | 第23-25页 |
| ·PCR反应条件 | 第25页 |
| ·PCR产物的纯化 | 第25页 |
| ·酶切PCR产物 | 第25-26页 |
| ·pET-3C载体的制备 | 第26-27页 |
| ·hbFGF基因与pET-3C载体的连接 | 第27页 |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7-28页 |
| ·重组子的鉴定 | 第28页 |
| ·重组子在表达载体中的表达 | 第28页 |
| ·重组子的诱导表达与可溶性分析 | 第28页 |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28-29页 |
| ·本实验常规方法汇总 | 第29-32页 |
| ·酚氯仿抽提质粒 | 第29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9-30页 |
| ·QIAGEN质粒抽提试剂盒操作过程 | 第30页 |
| ·琼脂糖电泳 | 第30-31页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31页 |
| ·重组hbFGF蛋白的活性检测 | 第31-32页 |
| 四 实验结果 | 第32-44页 |
| ·PCR产物鉴定结果 | 第32页 |
| ·PCR合成hbFGF编码区序列各步产物电泳情况 | 第32页 |
| ·XbaⅠ和BglⅡ双酶切hbFGF电泳结果 | 第32-33页 |
| ·载体pET-3c酶切结果 | 第33-34页 |
| ·重组hbFGF与pET-3c载体的转化结果 | 第34页 |
| ·改构hbFGF重组子的酶切鉴定结果 | 第34-35页 |
| ·重组hbFGF基因测序结果 | 第35-39页 |
| ·改构hbFGF蛋白表达结果 | 第39页 |
| ·改构hbFGF的纯化结果 | 第39-41页 |
| ·改构hbFGF的纯度和稳定性 | 第41-43页 |
| ·SDS-PAGE电泳检测重组hbFGF蛋白 | 第41页 |
| ·重组hbFGF蛋白稳定性检测 | 第41-42页 |
| ·HPLC结果 | 第42-43页 |
| ·重组hbFGF促有丝分裂活性检测结果 | 第43-44页 |
| 五 讨论 | 第44-50页 |
| ·计算机软件对hbFGF DNA序列的辅助设计 | 第44-45页 |
| ·可溶性和稳定性 | 第45-48页 |
| ·突变位点的选择 | 第45-46页 |
| ·可溶性的增加 | 第46-47页 |
| ·稳定性的提高 | 第47-48页 |
| ·hbFGF的生物学活性的提高 | 第48-50页 |
| 六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 七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清单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