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价格构成及其评估方法研究
1 绪论 | 第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7-9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农用地产权制度研究 | 第12-17页 |
·农用地所有权 | 第12-13页 |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 | 第12-13页 |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点 | 第13页 |
·承包经营权 | 第13-15页 |
·家庭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 第13-14页 |
·承包经营权的特点 | 第14页 |
·承包经营权的法律解释 | 第14-15页 |
·“四荒地”产权制度 | 第15-16页 |
·国家农用地管理权 | 第16页 |
·农用地转用入市的讨论 | 第16-17页 |
3 农用地价格评估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农用地价格体系 | 第20-22页 |
·按农用地价格构成的不同形成的地价体系 | 第20-21页 |
·按农用地产权关系不同形成的地价体系 | 第21页 |
·根据估价目的的不同 | 第21-22页 |
·根据政府管理农用地价格的目的不同 | 第22页 |
4 农用地经济价格评估 | 第22-33页 |
·收益还原法 | 第22-26页 |
·收益还原法基本步骤 | 第23-24页 |
·应用收益还原法的思考 | 第24-26页 |
·成本逼近法 | 第26-31页 |
·成本逼近法的基本公式 | 第27-28页 |
·应用成本逼近法的思考 | 第28-30页 |
·评估实例 | 第30-31页 |
·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 第31-33页 |
·评估步骤 | 第31-33页 |
·山海关区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 第33页 |
5 社会价格评估 | 第33-36页 |
·农用地社会价值存在的客观性 | 第33-34页 |
·农用地社会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 第34页 |
·农用地社会价格(Psh)评估 | 第34-36页 |
·农用地社会保障价格(Psb)评估 | 第35-36页 |
·农用地的社会稳定价格(Psw)评估 | 第36页 |
·农用地社会价格(Psh)评估 | 第36页 |
6 景观生态价格评估 | 第36-42页 |
·假设市场评价法概要 | 第37-39页 |
·假设市场评价法步骤 | 第39页 |
·评估实例 | 第39-42页 |
7 山海关区农用地价值总量评估 | 第42-45页 |
·农用地价值总量评估意义 | 第42-43页 |
·山海关区农用地价值总量的评估 | 第43-45页 |
·山海关区农用地经济价值总量(Pe)评估 | 第43-44页 |
·山海关区农用地社会价值总量(Ps)评估 | 第44页 |
·山海关区农用地景观生态价值(Pl)评估 | 第44-45页 |
·山海关区农用地价值总量(P)评估 | 第45页 |
8 农用地征用价格评估研究 | 第45-49页 |
·农用地征用价格的构成 | 第46页 |
·农民与政府对征用后土地增值的博弈 | 第46-47页 |
·评估实例 | 第47-49页 |
9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英文摘要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