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部分 绪言 | 第9-12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2 对“课程研制”的阐释 | 第10-1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比较法 | 第11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11-12页 |
第二部分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纵向探讨 | 第12-31页 |
1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阶段划分 | 第12-15页 |
·初创和初探时期(1957-1965年) | 第12-13页 |
·停滞时期(1966-1976年) | 第13页 |
·恢复发展阶段(1977-1982年) | 第13页 |
·课程发展的基本建设阶段(1983-1987) | 第13-14页 |
·课程研制的规范化发展阶段(1988-1996年) | 第14页 |
·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阶段(1995-今) | 第14-15页 |
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发展特征 | 第15-18页 |
·课程内容思想性突出 | 第15-16页 |
·比较重视专项运动技能和竞技运动实践能力的培养 | 第16-17页 |
·课程研制弹性逐渐增强,自由度逐步加大 | 第17-18页 |
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18-26页 |
·课程研制指导思想的“一点论”现象 | 第18-19页 |
·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研制的钟摆现象 | 第19-22页 |
·课程内容重分轻合、组织偏狭现象 | 第22-24页 |
·课程实践的封闭状态及单向度现象 | 第24-25页 |
·课程研制的专项化现象 | 第25-26页 |
4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问题的原因探析 | 第26-31页 |
·对培养人才能力结构的模糊性认识,以及对心理、文化素质的忽视 | 第26-28页 |
·学术科的不合理划分 | 第28页 |
·对系、专业、学科、课程之间关系模糊性的认识 | 第28-31页 |
第三部分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现状 | 第31-43页 |
1 有关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31-34页 |
·社会需要方面 | 第32-33页 |
·专业、学科发展方面 | 第33页 |
·学生方面 | 第33-34页 |
·其它研究 | 第34页 |
2 关于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差异性的研究状况 | 第34-35页 |
3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指导思想从社会本位向人本位课程转变 | 第35-38页 |
·开始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选择和传授 | 第36页 |
·变分科课程为综合课程 | 第36页 |
·变必修的术科课程为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 第36-38页 |
4 有关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现状 | 第38-39页 |
5 有关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及结构的研究状况 | 第39-43页 |
·课程分类与结构 | 第39页 |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 | 第39页 |
·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的比例 | 第39-40页 |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比例 | 第40-41页 |
·实践环节 | 第41-43页 |
第四部分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面临的挑战 | 第43-48页 |
1 专业人才培养体制多元化,课程研制杂而无序 | 第43-44页 |
2 课程研制存在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 | 第44页 |
3 课程研制与教练员职业及其专业化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 第44-45页 |
4 缺乏专业性标准及依据,研究者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淡薄 | 第45-46页 |
5 学习群体的需求矛盾难以调和 | 第46-48页 |
第五部分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整合 | 第48-62页 |
1 整合思想的提出 | 第48-51页 |
·整合思想是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发展的需要 | 第48-49页 |
·整合思想的内涵 | 第49-51页 |
2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整合 | 第51-62页 |
·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指导思想的整合--坚持约束力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51-52页 |
·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影响因素的整合 | 第52页 |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过程的整合 | 第52-62页 |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确立 | 第52-55页 |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第55-58页 |
·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实施 | 第58-60页 |
·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评价 | 第60-61页 |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主体的确定 | 第61-62页 |
第六部分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