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22页 |
第一章 张栻与朱熹诗修辞比较 | 第22-37页 |
第一节 典故运用比较 | 第22-28页 |
第二节 对偶运用比较 | 第28-31页 |
第三节 比法运用比较 | 第31-32页 |
第四节 迭字、铺排与夸张运用比较 | 第32-37页 |
第二章 张栻与朱熹诗思想主题比较 | 第37-57页 |
第一节 经世务国与积极用世思想比较 | 第37-41页 |
第二节 山水情趣与隐逸思想比较 | 第41-45页 |
第三节 友情与亲情比较 | 第45-47页 |
第四节 张栻积极用世与勤政爱民思想的渊源 | 第47-49页 |
第五节 朱熹山林情趣与隐逸思想的渊源 | 第49-53页 |
第六节 张栻与朱熹诗中不同的人格理想比较 | 第53-57页 |
第三章 张栻与朱熹诗意象、意境与表现手法比较 | 第57-72页 |
第一节 诗歌意象比较 | 第58-62页 |
第二节 诗歌意境比较 | 第62-68页 |
第三节 表现手法比较 | 第68-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注释 | 第74-7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