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9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全焊连接的缺陷 | 第10-11页 |
| ·端板连接节点的优越性及其缺陷 | 第11-12页 |
| ·端板连接节点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2-17页 |
| ·梁柱端板连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7-19页 |
| ·端板连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7-19页 |
| 2 有限元分析 | 第19-33页 |
| ·有限元建模 | 第19-24页 |
| ·模型的几何特征 | 第20-21页 |
| ·材料本构关系的选取 | 第21-22页 |
| ·网格划分与单元的选取 | 第22-23页 |
| ·边界条件和加载过程 | 第23-24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第24-27页 |
| ·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的比较 | 第24-26页 |
| ·梁柱节点的塑性行为分析 | 第26-27页 |
| ·理论分析用的有限元模型 | 第27-28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3 强度分析 | 第33-55页 |
| ·T形件连接与端板连接强度计算的经典理论 | 第33-42页 |
| ·关于撬力作用的经典理论 | 第33-35页 |
| ·Kulak的塑性分析模型 | 第35-38页 |
| ·Henning Agerskov的变形协调分析法 | 第38-41页 |
| ·屈服线分析模型 | 第41页 |
| ·R.S.Nair的经验公式 | 第41-42页 |
| ·端板强度计算模型 | 第42-51页 |
| ·梁受拉翼缘板极限拉力的计算 | 第42-46页 |
| ·关于参数C的讨论 | 第46页 |
| ·节点处梁端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 第46-50页 |
| ·节点处梁端截面上弯矩的计算 | 第50-51页 |
| ·柱翼缘的强度计算 | 第51-53页 |
| ·柱腹板的强度计算 | 第53-54页 |
| ·腹板的材料破坏 | 第53-54页 |
| ·腹板的屈曲破坏 | 第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4 结论与建议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后继工作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附录A | 第62-74页 |
| 附录B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