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陡岭群中新元古代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9-13页 |
第一节 秦岭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第9-11页 |
第二节 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岩体的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 第13-19页 |
第一节 岩体地质特征 | 第13页 |
第二节 岩体的岩石学特征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矿物学特征 | 第14-19页 |
第三章 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19-31页 |
第一节 测试方法和手段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岩体主量元素特征 | 第20-24页 |
第三节 岩体稀土元素特征 | 第24-27页 |
第四节 岩体微量元素特征 | 第27-30页 |
第五节 岩体同位素特征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岩体的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 第31-40页 |
第一节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的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样品的采集、分选及测试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岩体锆石成因类型 | 第33页 |
第四节 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 第33-40页 |
第五章 岩体的成因和形成构造环境 | 第40-46页 |
第一节 岩体的成因类型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41-44页 |
第三节 岩体形成的构造过程及地球动力学 | 第44-45页 |
第四节 秦岭地区新元古代大地构造环境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