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信用证诈骗犯罪研究

序言第1-11页
第一章 信用证诈骗罪概述第11-18页
 第一节 信用证概述第11-14页
  一、 信用证概念第11页
  二、 信用证内容第11-12页
  三、 信用证的运作程序第12-14页
 第二节 信用证诈骗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第14-18页
  一、 信用证诈骗产生的原因第14-16页
  二、 信用证诈骗的特点第16-18页
第二章 信用证诈骗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第18-34页
 第一节 信用证诈骗罪概念第18页
 第二节 信用证诈骗罪的客体特征第18-20页
 第三节 信用证诈骗罪客观方面特征第20-26页
  一、 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附随的单据、文件进行诈骗活动第20-23页
  二、 使用作废的信用证进行诈骗第23-24页
  三、 骗取信用证进行诈骗活动第24页
  四、 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第24-26页
 第四节 信用证诈骗罪的主体特征第26-27页
 第五节 、信用证诈骗罪的主观方面的特征第27-34页
  一、 信用证诈骗罪的主观目的第27-29页
  二、 非法占有目的是信用证诈骗罪的必要要件第29-33页
  三、 信用证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第33-34页
第三章 信用证诈骗罪的司法认定第34-50页
 第一节 信用证诈骗罪罪与非罪的界限第34-38页
  一、 信用证诈骗罪与信用证非法融资活动的界限第34-36页
  二、 信用证诈骗罪与一般信用证欺诈的界限第36-38页
 第二节 信用证诈骗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第38-42页
  一、 信用证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第38-39页
  二、 信用证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的界限第39-40页
  三、 信用证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第40-41页
  四、 信用证诈骗罪与票据诈骗罪的界限第41-42页
 第三节 信用证诈骗罪的停止形态问题第42-46页
  一、 信用证诈骗罪的犯罪既遂、未遂形态第42-46页
  二、 信用证诈骗罪实行行为“着手”的标志第46页
 第四节 信用证诈骗罪罪数形态的问题第46-48页
 第五节 、信用证诈骗罪的共同犯罪问题第48-50页
第四章 信用证诈骗罪刑罚制裁第50-60页
 第一节 信用证诈骗罪刑罚制裁概述第50-53页
  一、 主刑方面第50-51页
  二、 附加刑方面第51-52页
  三、 单位犯罪处罚方面第52-53页
 第二节 信用证诈骗罪死刑存废与适用第53-54页
 第三节 信用证诈骗罪中罚金刑及没收财产刑的适用第54-56页
  一、 罚金数额第55页
  二、 没收财产第55-56页
 第四节 信用证诈骗罪中数额与情节的适用第56-60页
  一、 信用证诈骗罪的数额问题第56-58页
  二、 信用证诈骗罪的其他情节问题第58-60页
结束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论文独创性声明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KI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电子海图数据库及其索引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