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蛉感光趋光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1 电生理在昆虫学上的应用 | 第8-10页 |
2 棉铃虫趋光、感光机制的研究 | 第10-14页 |
2.1 复眼结构及状态变化 | 第10-12页 |
2.2 行为反应 | 第12-13页 |
2.3 电生理学的研究 | 第13-14页 |
3 国内外棉铃虫优势种天敌—草蛉感光机制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3.1 草蛉的光学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3.2 草蛉复眼结构和光行为的研究 | 第15页 |
3.3 草蛉感光的电生理学研究 | 第15-17页 |
引言 | 第17-19页 |
1 材料、方法和路线 | 第19-25页 |
1.1 复眼伪瞳孔研究 | 第19页 |
1.1.1 试材和实验设备 | 第19页 |
1.1.2 实验方法 | 第19页 |
1.2 电生理学视网膜电位研究 | 第19-25页 |
1.2.1 试材 | 第19-20页 |
1.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0-22页 |
1.2.3 中华草蛉光感受性的研究 | 第22页 |
1.2.4 大草蛉光感受性的研究 | 第22页 |
1.2.5 丽草蛉光感受性的研 | 第22-23页 |
1.2.6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7页 |
2.1 三种草蛉复眼光学特性 | 第25-27页 |
2.1.1 中华草蛉复眼光学特性 | 第25页 |
2.1.2 大草蛉复眼光学特性 | 第25-26页 |
2.1.3 丽草蛉复眼光学特性 | 第26-27页 |
2.1.4 三种草蛉复眼光学特性比较 | 第27页 |
2.2 中华草蛉光感受性的测定 | 第27-30页 |
2.2.1 光谱敏感曲线的测定 | 第27-28页 |
2.2.2 光强度反应曲线 | 第28页 |
2.2.3 暗适应时间与ERG反应的关系曲线 | 第28-30页 |
2.3 大草蛉光感受性的测定 | 第30-31页 |
2.3.1 光谱敏感曲线的测定 | 第30-31页 |
2.3.2 光强度反应曲线 | 第31页 |
2.3.3 暗适应时间与ERG反应的关系 | 第31页 |
2.4 丽草蛉光感受性的测定 | 第31-33页 |
2.4.1 光谱敏感曲线的测定 | 第31-33页 |
2.4.2 光强度反应曲线 | 第33页 |
2.4.3 暗适应时间与ERG反应的关系 | 第33页 |
2.5 影响ERG波形成分的因素 | 第33-35页 |
2.6 三种草蛉光谱敏感性比较 | 第35-37页 |
3 讨论 | 第37-40页 |
4 结论 | 第40-41页 |
附图 | 第4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英文摘要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