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论文

数字图书馆中的元数据技术应用研究

第一章 引言第1-16页
 1.1 背景第7-8页
 1.2 数字图书馆第8-10页
  1.2.1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第8-9页
  1.2.2 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数字图书馆与元数据第10-14页
  1.3.1 元数据的基本概念第10-11页
  1.3.2 元数据的应用情况第11-12页
  1.3.3 元数据的描述第12页
  1.3.4 元数据需求的产生第12-13页
  1.3.5 基于元数据的互操作第13-14页
 1.4 本文工作第14-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页
  1.4.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 本文结构第15-16页
第二章 元数据第16-26页
 2.1 元数据的应用目的第16页
 2.2 元数据的描述第16-24页
  2.2.1 元数据模式第16-18页
  2.2.2 语义定义第18-20页
  2.2.3 语法描述第20-24页
   2.2.3.1 使用HTML表示元数据第21-22页
   2.2.3.2 使用RDF/XML来表示元数据第22-24页
 2.3 元数据的互操作第24-25页
  2.3.1 元数据映射第24页
  2.3.2 标准描述方法第24-25页
  2.3.3 数字对象方法第25页
  2.3.4 分布式异构元数据系统的透明检索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信息总线的元数据体系结构第26-35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技术背景第26页
 3.3 InfoBus概述第26-27页
 3.4 InfoBus的元数据设施第27-34页
  3.4.1 属性模型代理第28-30页
  3.4.2 属性模型转换器第30-31页
  3.4.3 搜索服务代理的元数据信息设施第31-33页
  3.4.4 本地元数据库第33-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数字图书馆互操作协议(DLIOP)第35-47页
 4.1 DLIOP概述第35-36页
 4.2 搜索交互第36-40页
  4.2.1 搜索交互中的集合对象第36页
  4.2.2 搜索交互的基本过程第36-37页
  4.2.3 搜索交互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第37-40页
   4.2.3.1 获取更多的属性或结果对象第37页
   4.2.3.2 代理集合的资源释放第37-38页
   4.2.3.3 服务器的状态维护第38-39页
   4.2.3.4 负载均衡问题第39-40页
 4.3 DLIOP接口的划分第40-41页
 4.4 DLIOP的实现框架第41-42页
 4.5 DLIOP接口的实现第42-46页
  4.5.1 搜索接口第42-43页
  4.5.2 结果访问接口第43-44页
  4.5.3 元数据接口第44-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河海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第47-59页
 5.1 河海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技术问题第47-48页
 5.2 河海大学数字图书馆平台第48-50页
  5.2.1 网络平台第48页
  5.2.2 内容平台第48-49页
  5.2.3 资源组织与调度第49页
  5.2.4 河海大学数字图书馆网络门户第49-50页
 5.3 河海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元数据体系结构第50-52页
 5.4 基于描述的图书馆服务代理模型DLSPM第52-55页
  5.4.1 DLSPM的目标和主要功能第52-53页
  5.4.2 DLSPM的结构第53-54页
   5.4.2.1 DLSPM提供的服务第53-54页
   5.4.2.2 DLSPM的组成第54页
  5.4.3 DLSPM的访问第54-55页
 5.5 数字图书馆信息的元数据描述第55-58页
  5.5.1 基本信息第56页
  5.5.2 访问方法第56-57页
  5.5.3 信息提取第57-58页
 5.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总结第59-61页
 6.1 本文总结第59-60页
 6.2 进一步的工作第60-61页
附录第61-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神经降压素对失血-感染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多制式终端路由服务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