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

实用化汉语语音识别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7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语音识别简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语音识别简史第10-12页
  1.2.2 语音识别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贡献和内容组织第14-17页
第二章 汉语语言系统的信源特性第17-26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用通信系统理论分析汉语的结构特点第17-23页
  2.2.1 从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看语言系统的评价准则第17-19页
  2.2.2 关于汉语的基本信源符号第19-21页
  2.2.3 汉语的载信能力第21-23页
 2.3 汉语语音结构的特征第23-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矢量的线上投影表示法第26-43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矢量的线上投影表示法(VP)基本原理第27-29页
 3.3 矢量的线上投影表示法(VP)码书设计第29-30页
 3.4 线上投影表示的编码算法第30-31页
 3.5 矢量线上投影表示法精度的理论分析第31-39页
 3.6 实验结果第39-41页
  3.6.1 脑电图(EEG)数据压缩实验第39-40页
  3.6.2 语音识别用特征矢量MFCC压缩编码表示实验第40-41页
 3.7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噪声环境下语音变异补偿的研究第43-54页
 4.1 引言第43-45页
 4.2 基于训练的加性噪声补偿原理第45-47页
 4.3 Lombard和Loud变异语音的补偿原则第47-49页
 4.4 噪声和语音变异的联合训练补偿第49-50页
 4.5 实验结果第50-53页
  4.5.1 实验条件第50-51页
  4.5.2 实验结果第51-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语音识别拒识算法及应用研究第54-65页
 5.1 引言第54-55页
 5.2 隐马尔可夫模型状态及状态驻留相关的声学置信量度第55-58页
  5.2.1 状态与特征矢量相关的两种声学置信准则第55-56页
  5.2.2 状态驻留分布相关法声学置信准则第56-58页
 5.3 基于汉语音节特点的部分拒识原则在语音识别搜索算法中的应用第58-61页
  5.3.1 连续语流中汉语语音的音节结构特点和可采用的拒识策略第58-59页
  5.3.2 基于部分匹配拒识原则的N—Best改进算法第59-60页
  5.3.3 算法复杂度改进分析第60-61页
 5.4 实验结果第61-64页
  5.4.1 拒识准则有效性实验第61-62页
  5.4.2 采用部分拒识准则的连续汉语数字识别实验第62-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汉语统计语言模型研究第65-78页
 6.1 引言第65-67页
 6.2 一种扩展的汉语统计二元文法语言模型第67-72页
  6.2.1 二元文法模型基本系统的描述第67-68页
  6.2.2 长距离词对信息的获取方法第68-69页
  6.2.3 词对和词组合信息和二元模型的有效结合依据第69-70页
  6.2.4 合乎要求词对信息搜索第70-71页
  6.2.5 实验结果第71-72页
 6.3 一种结合汉语音节音联信息的统计语言模型新方法第72-77页
  6.3.1 声学模型部分描述及无话模型第73-74页
  6.3.2 利用无话模型的状态驻留第74-75页
   6.3.2.1 无话模型的模型驻留对词转移概率的影响第74页
   6.3.2.2 d_(max)的确定第74-75页
  6.3.3 例外情况第75-76页
  6.3.4 实验结果第76-77页
 6.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束语第78-81页
致  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著作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汉族人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的定位
下一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凋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