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式吸附式除湿轮空调系统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吸附工质对的选择 | 第10-11页 |
·吸附热力学循环 | 第11-15页 |
·吸附式空调制冷的理论研究 | 第15-27页 |
·氯化锂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 第15-16页 |
·除湿器的吸附/解吸过程 | 第16-21页 |
·传热传质模型 | 第21-22页 |
·吸附制冷循环制冷性能系数COP的研究 | 第22-24页 |
·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强化传热传质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吸附剂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27-42页 |
·引言 | 第27页 |
·氯化锂—水等温吸附平衡曲线的实验测定 | 第27-30页 |
·实验样品的准备 | 第27-28页 |
·实验装置 | 第28页 |
·实验原理及步骤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0页 |
·氯化锂复合吸附剂吸性能的实验分析 | 第30-37页 |
·添加剂的性质 | 第30-31页 |
·氯化锂复合吸附剂等温吸附平衡曲线的测定 | 第31页 |
·氯化锂复合吸附剂吸附水份速度的测定 | 第31页 |
·氯化锂复合吸附剂解吸速度的测定 | 第3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37页 |
·等温吸附曲线的回归方程 | 第37-39页 |
·添加剂强化氯化锂传质特性的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开式通风型除湿冷却空调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42-47页 |
·引言 | 第42页 |
·实验装置 | 第42-43页 |
·实验装置的调试 | 第43-44页 |
·温度校准 | 第43页 |
·热损失 | 第43页 |
·添料吸收塔 | 第43-44页 |
·实验操作过程 | 第44-45页 |
·实验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开式吸附式除湿轮空调系统耦合传热传质模型 | 第47-63页 |
·引言 | 第47-49页 |
·除湿轮吸附/解吸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49-52页 |
·物理模型 | 第49-50页 |
·数学模型 | 第50-52页 |
·湿空气和吸附剂的热力性质 | 第52-56页 |
·湿空气的热力性质 | 第52页 |
·吸附剂的物理和热力性质 | 第52-56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56-60页 |
·差分格式 | 第57-59页 |
·变步长及精度 | 第59-60页 |
·系统性能模拟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实验与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与讨论 | 第63-95页 |
·引言 | 第63页 |
·理论模型的实验修正 | 第63-66页 |
·除湿轮的性能研究 | 第66-81页 |
·除湿轮基体性质对除湿性能的影响 | 第66-74页 |
·除湿轮操作条件对除湿性能的影响 | 第74-79页 |
·再生气流与环境条件对除湿性能的影响 | 第79-81页 |
·旋转热交换器的性能研究 | 第81-84页 |
·空气速度的影响 | 第82-83页 |
·旋转速度的影响 | 第83页 |
·空气速度与压降的关系: | 第83-84页 |
·开式吸附空调系统的性能优化 | 第84-93页 |
·吸附剂性质对最优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84-86页 |
·除温轮结构尺寸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优化 | 第86-88页 |
·吸附剂质量分数f的影响 | 第88页 |
·操作条件的影响 | 第88-90页 |
·再生温度对最佳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90-91页 |
·热交换器的效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91-92页 |
·蒸发冷却器效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除湿轮强化传热传质的理论分折 | 第95-109页 |
·引言 | 第95页 |
·除湿轮的强化传热传质结构 | 第95-96页 |
·交叉冷却除湿轮中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96-101页 |
·控制方程 | 第96-98页 |
·控制方程的相似分折 | 第98-101页 |
·模拟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101-106页 |
·交叉冷却与绝热操作除湿轮在体积与耗能方面的比较 | 第104-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9页 |
结论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符号表 | 第112-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