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五世纪陆路西行求法僧人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5页 |
| 第一章 魏晋时期求法僧人的生平及求法事迹考证 | 第15-30页 |
| 一、朱士行 | 第15-16页 |
| 二、竺法护 | 第16-19页 |
| 三、康法朗 | 第19-20页 |
| 四、慧常 进行 慧辩 | 第20页 |
| 五、僧纯 昙充 | 第20-21页 |
| 六、法领 法净 | 第21页 |
| 七、昙猛 | 第21页 |
| 八、释法显 慧景 道整 慧应 释慧嵬 慧达 | 第21-26页 |
| 九、释智严 慧简 | 第26-27页 |
| 十、释宝云 僧绍 僧景 | 第27-28页 |
| 十一、释智猛 竺道嵩 昙纂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南北朝时期求法僧人生平及求法事迹考证 | 第30-37页 |
| 一、释慧叡 | 第30页 |
| 二、沮渠京声(沮渠安阳侯) | 第30-31页 |
| 三、释法勇(昙无竭) 僧猛 昙朗 | 第31页 |
| 四、道泰 | 第31-32页 |
| 五、释昙学 威德 | 第32页 |
| 六、道普 | 第32-33页 |
| 七、法盛 | 第33页 |
| 八、竺法维 释僧表 | 第33-34页 |
| 九、释慧览 | 第34-35页 |
| 十、道荣(道药) | 第35页 |
| 十一、释法献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求法僧人求得之佛籍及翻译情况 | 第37-55页 |
| 一、朱士行所得《放光般若经》的翻译情况 | 第37-38页 |
| 二、竺法护所获佛经及翻译情况 | 第38-46页 |
| 三、僧纯、昙充所获《比丘尼戒本》的翻译情况 | 第46-47页 |
| 四、法领、法净所获佛经及翻译情况 | 第47-48页 |
| 五、释法显所获佛典及翻译情况 | 第48-51页 |
| 六、释智严所获佛典及翻译情况 | 第51-52页 |
| 七、释宝云所获佛典及翻译情况 | 第52页 |
| 八、释智猛所获佛典及翻译情况 | 第52-53页 |
| 九、沮渠安阳侯所获佛典及翻译情况 | 第53-54页 |
| 十、道泰所获《毗婆沙》梵本的翻译情况 | 第54页 |
| 十一、释法献所获佛典及翻译情况 | 第54-55页 |
| 第四章 求法僧人西行求法的动机和求法活动的影响 | 第55-62页 |
| 一、求法僧人西行求法的动机 | 第55-57页 |
| 二、西行求法活动的影响 | 第57-62页 |
| 余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