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即时通讯流量识别还原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1章 引言第13-17页
   ·研究背景第13页
   ·研究现状第13-15页
     ·即时通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第13-14页
     ·即时通讯没有形成统一行业规范第14-15页
   ·面临的挑战第15页
   ·本文的工作以及内容的组织第15-17页
第2章 即时通讯标准协议介绍第17-27页
   ·IMPP第17-20页
     ·即时通讯系统的出席信息服务第18-19页
     ·即时通讯系统的即时消息服务第19-20页
     ·两种服务之间的联系第20页
   ·SIP第20-21页
   ·SIMPLE第21-22页
   ·JABBER/XMPP第22-26页
   ·各标准协议之间的关系第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主流即时通讯系统多媒体通讯实现技术分析第27-33页
   ·MSN MESSENGER第27-29页
     ·MSN Messenger 语音第27-28页
     ·MSN Messenger 视频第28-29页
   ·AIM第29-30页
     ·AIM 语音第29页
     ·AIM 视频第29-30页
   ·YAHOO MESSENGER第30页
     ·Yahoo Messenger 语音第30页
     ·Yahoo Messenger 视频第30页
   ·GTALK第30-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基于XMPP 协议的即时通讯流量识别方法第33-38页
   ·选择JABBER/XMPP 的原因第33页
   ·JABBER/XMPP 协议分析第33-37页
     ·XML 流第34页
     ·元素第34-35页
     ·元素第35-36页
     ·元素第36页
     ·常用Jabber 属性参数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通用的即时通讯流量分析处理框架第38-47页
   ·总体处理流程第38-39页
   ·核心模块实现方法第39-46页
     ·语音会话识别算法第39-40页
     ·会话关联识别、还原算法第40-41页
     ·SIP 解析模块第41-45页
     ·RTP 解析模块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6章 SKYPE 协议介绍和识别方法设计第47-58页
   ·SKYPE 介绍第47-52页
   ·SKYPE 主要技术分析第52-54页
     ·穿透防火墙和网络地址转换第52页
     ·非集中式全局搜索目录第52页
     ·智能路由第52-53页
     ·安全性第53-54页
   ·SKYPE 流量识别策略第54-57页
     ·连接机制第54-55页
     ·流统计特征第55-56页
     ·静态荷载特征第56页
     ·Skype 流量识别总体框架第56-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7章 通用即时通讯流量识别还原原型系统第58-65页
   ·系统介绍第58-63页
     ·总体结构第58-59页
     ·Libpcap 库介绍第59-61页
     ·有效载荷提取第61-62页
     ·音视频还原模块第62-63页
   ·系统测试及性能第63-65页
     ·测试环境第63-64页
     ·结果验证第64-65页
结束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对象的图形化变配电所继电保护CAD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配电网集成监控系统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