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 ·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27页 |
| ·理论分析 | 第15-2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7-29页 |
|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 第2章 研究区域状况 | 第29-35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9-30页 |
| ·社会经济基本状况 | 第30-31页 |
| ·生态环境基本状况 | 第31-32页 |
| ·自然环境 | 第31页 |
| ·工业污染状况 | 第31-32页 |
| ·湘西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 | 第32-35页 |
| ·少数民族人口问题 | 第32-33页 |
| ·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33页 |
| ·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破坏问题严重 | 第33页 |
|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 第33-34页 |
| ·环保能力建设不足 | 第34-35页 |
| 第3章 湘西州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 第35-46页 |
| ·研究方法 | 第35-39页 |
|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基本概念 | 第35页 |
| ·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第35-37页 |
|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第37页 |
| ·重要景观格局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 第37-39页 |
| ·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 ·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指数 | 第41-42页 |
| ·土地利用空间构型分析 | 第42-43页 |
| ·土地利用基本空间格局分析 | 第43页 |
|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与“环境-经济”关系研究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6页 |
| 第4章 湘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计量研究 | 第46-53页 |
| ·研究方法 | 第46-49页 |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源及其解释 | 第46-47页 |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国内外研究回顾 | 第47-49页 |
| ·湘西州 EKC 计量模型研究 | 第49-52页 |
| ·数据来源 | 第49页 |
| ·模型确定和曲线拟合 | 第49-51页 |
| ·拟合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湘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 | 第53-66页 |
| ·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第53-58页 |
| ·湘西自治州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第54-55页 |
| ·湘西自治州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 第55-56页 |
| ·湘西自治州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 | 第56-58页 |
| ·发展生态旅游 | 第58-62页 |
| ·湘西自治州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 第58-60页 |
| ·湘西自治州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 第60-62页 |
|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 第62-63页 |
| ·加强政策调控和立法约束 | 第63-64页 |
| ·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开展技术创新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讨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