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社会学方法论论文

社会学进路STS研究的范式演变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0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实践意义第1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文献研究第11页
     ·比较分析方法第11页
     ·多重视角的研究方法第11页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第11页
   ·主要创新点第11-12页
第2章 STS的产生及历史发展第12-17页
   ·STS的研究对象及定义第12-13页
   ·STS研究的发展过程第13页
     ·多学科研究阶段第13页
     ·交叉学科阶段第13页
     ·超学科阶段第13页
   ·范式理论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3-15页
     ·科学研究的指南第14页
     ·定向聚焦科学研究第14页
     ·引发科学研究的革命第14页
     ·促发研究者主体意识的觉醒第14-15页
   ·相关STS研究进路综述第15-17页
第3章 从科学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范式演变第17-28页
   ·科学社会学以及对STS研究的启示第17-20页
     ·默顿科学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贝尔纳科学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第19-20页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范式第20-25页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思想简介第20-21页
     ·作为SSK指导范式的强纲领第21-22页
     ·SSK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SSK的研究方法——建构主义第24-25页
   ·SSK对科学社会学的批判与超越第25-28页
     ·科学社会学与SSK的内在联系第25-26页
     ·SSK对科学社会学的超越第26-28页
第4章 从发明社会学到新技术社会学的范式演变第28-37页
   ·发明社会学的基本范式第28-31页
     ·发明的社会动力学第28-29页
     ·技术的社会效应第29-30页
     ·吉尔菲兰的技术社会学思想第30-31页
   ·技术的社会形成论——新技术社会学的诞生第31-35页
     ·社会建构方法第31-32页
     ·系统方法第32-33页
     ·行动者—网络方法第33-35页
   ·新技术社会学对发明社会学的解构和超越第35-37页
第5章 STS思想基础的演进:从决定论到建构论第37-43页
   ·建构主义的产生第37-38页
     ·建构主义理论的萌芽第37页
     ·建构主义的近当代渊源第37-38页
     ·建构主义理论的直接来源第38页
   ·建构论的STS与决定论STS研究之比较第38-39页
   ·建构主义STS研究的主要体现第39-41页
     ·建构主义的建构性第39-40页
     ·建构主义的社会性第40页
     ·建构主义的互动性第40-41页
   ·建构主义对STS研究的启示第41-43页
     ·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从宏观转向微观第41页
     ·对科学技术的研究由外部主义审视到内部主义的建构第41页
     ·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从"批判"转向"重构"第41-43页
第6章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独生子女家庭风险研究
下一篇:第三部门培植社会资本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