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误差统计评定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2页 |
·统计公差的概况 | 第12-15页 |
·尺寸公差与统计尺寸公差 | 第12-14页 |
·统计公差和统计误差评定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课题的主要任务 | 第15-17页 |
·理论工作部分 | 第15页 |
·实验工作部分 | 第15-17页 |
第2章 数控工作台的搭建及样件准备 | 第17-31页 |
·数控实验系统的组成 | 第17-22页 |
·运动控制部分 | 第17-19页 |
·电机及其驱动器 | 第19-21页 |
·机械传动部分 | 第21-22页 |
·监测与反馈装置 | 第22页 |
·实验系统的组装与调试 | 第22-24页 |
·电机及驱动器的连线 | 第22-23页 |
·电机驱动器CN1接口与附件板ACC-8P的连接 | 第23页 |
·电机的试运行与运转状态检查 | 第23-24页 |
·PMAC控制器的参数调节 | 第24-28页 |
·PID伺服环的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PID参数的设定 | 第25-28页 |
·实验样件准备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直线度误差统计评定方法的研究 | 第31-41页 |
·概述 | 第31页 |
·直线度误差的评定基准 | 第31-35页 |
·直线度误差的最小二乘评定法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直线度误差统计评定方法的评定参数 | 第34-35页 |
·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35-40页 |
·实验设备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实验过程 | 第36页 |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平面度误差统计评定方法的研究 | 第41-53页 |
·概述 | 第41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1-46页 |
·平面度误差的最小二乘法评定法数学模型 | 第41-45页 |
·平面度误差统计评定方法的评定参数 | 第45-46页 |
·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52页 |
·实验设备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过程 | 第4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圆度误差统计评定方法的研究 | 第53-69页 |
·概述 | 第53-55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5-60页 |
·最小二乘圆法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5-58页 |
·对于统计圆度公差的几点考虑 | 第58-59页 |
·圆度误差统计评定方法的评定参数 | 第59-60页 |
·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7页 |
·实验设备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实验过程 | 第6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圆柱度误差统计评定方法的研究 | 第69-83页 |
·概述 | 第69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9-75页 |
·圆柱度误差的最小二乘评定法数学模型 | 第69-73页 |
·圆柱度误差统计评定方法的评定参数 | 第73-75页 |
·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75-81页 |
·实验设备 | 第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5-76页 |
·实验过程 | 第7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6-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