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论文选题的理由、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理由第10-11页
     ·目的第11页
     ·意义第11页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1-13页
     ·研究现状第11-13页
     ·研究趋势第13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创新之处第13-15页
     ·主要内容第13-14页
     ·难点第14页
     ·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农地流转的相关理论第15-25页
   ·农地流转的概念和内涵第15-22页
     ·农地流转的概念和主要形式第15页
     ·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第15-20页
     ·农地流转的原则第20-22页
   ·农地流转中所涉及的权益第22-25页
     ·法定的承包权第22-23页
     ·流转选择权第23页
     ·流转的收益权第23-24页
     ·知情参与权第24页
     ·救济权第24-25页
第三章 权益损害的原因分析第25-43页
   ·集体土地产权的先天缺陷第25-30页
     ·令人困惑的权利主体第25-27页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残缺第27-29页
     ·农民土地财产权不明确第29-30页
   ·法律和制度困境第30-36页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限制第30-32页
     ·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限制第32-33页
     ·农地流转的专门法律法规缺位第33-34页
     ·现行农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不完善第34-35页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缺位第35页
     ·农村金融信贷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第35-36页
   ·公平合理的征地补偿制度的缺位第36-38页
     ·补偿标准偏低第36-37页
     ·补偿程序留下了寻租的空间第37页
     ·农民在补偿问题上的无"还价权"第37-38页
   ·地方政府角色的错位第38-40页
     ·地方政府的调控职能"越位"第39页
     ·土地交易市场培育不够以及政府服务缺位第39-40页
   ·农民自身条件限制第40-43页
     ·农民缺少利用法律保护自身权力的能力第40-41页
     ·农民土地财产观念淡薄第41页
     ·农民缺少保护自己权益的组织第41-43页
第四章 农地流转过程中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第43-69页
   ·明确土地产权,确保流转主体第43-48页
     ·集体所有权实现的机制探讨第43-47页
     ·确保农民是土地流转的主体第47-48页
   ·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补偿标准第48-50页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当享有宪法的同等保护第48-49页
     ·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应当拥有提出异议的权利第49页
     ·不论是否具有公益性质都应当参照市场价格补偿第49-50页
   ·找准政府定位,完善流转市场第50-61页
     ·有效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职能第51-53页
     ·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实现方式第53-58页
     ·培育和发展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和中介组织第58-60页
     ·明确土地权属,加强地籍管理第60-61页
   ·改良流转方式,确保农民增收第61-65页
     ·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与农民权益第61-63页
     ·改良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的途径第63-65页
   ·改善基层民主,成立维权组织第65-69页
     ·落实农村基层民主第65-68页
     ·成立农民自己的维权组织—农民协会第68-69页
结束语第69-70页
注释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常州武进区牛塘镇为例
下一篇: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