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成因及分类 | 第13-18页 |
(一) 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 | 第13-15页 |
1.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 第13-14页 |
2. 药品不良反应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4-15页 |
(二) 药品不良反应的成因 | 第15-16页 |
1. 科学水平发展限制 | 第15-16页 |
2. 相关方过错 | 第16页 |
(三)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 第16-17页 |
1. 可预见且已上报和披露的药品不良反应 | 第16页 |
2. 可预见但未上报或披露的药品不良反应 | 第16-17页 |
3. 不可预见的药品不良反应 | 第17页 |
(四) 小结 | 第17-18页 |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民事责任和归责原则 | 第18-24页 |
(一) 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民事责任的探讨 | 第18-20页 |
1. 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药品不良反应的民事责任分析 | 第18-20页 |
2. 对药品不良反应民事责任认定的建议 | 第20页 |
(二) 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归责原则的探讨 | 第20-23页 |
1. 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药品不良反应的归责原则分析 | 第20-21页 |
2. 对药品不良反应归责原则认定的建议 | 第21-23页 |
(三) 小结 | 第23-24页 |
三、药品不良反应的诉讼救济 | 第24-33页 |
(一) 可预见但未上报或披露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诉讼救济 | 第24-29页 |
1. 引入惩罚性赔偿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2.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 | 第26-27页 |
3. 惩罚性赔偿的赔偿金额 | 第27-29页 |
(二) 不可预见的和可预见且已上报和披露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诉讼救济 | 第29-31页 |
1. 举证责任 | 第29-30页 |
2. 责任人的范围 | 第30页 |
3. 赔偿金额 | 第30-31页 |
(三) 小结 | 第31-33页 |
四、药品不良反应的非讼救济 | 第33-43页 |
(一) 药品不良反应的非讼救济 | 第33-37页 |
1. 国外药品不良反应的非讼救济 | 第33-37页 |
2.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非讼救济 | 第37页 |
(二)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非讼救济之不足 | 第37-39页 |
1. 缺乏实际的补偿机制 | 第37-38页 |
2. 缺乏专业的鉴定机构 | 第38-39页 |
(三) 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非讼救济的建议 | 第39-41页 |
1. 确立药品不良反应鉴定机构 | 第39-40页 |
2. 设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基金 | 第40-41页 |
(四) 小结 | 第41-43页 |
五、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