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区位选择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导言 | 第11-2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13-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论文创新 | 第18-20页 |
2 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述评 | 第20-35页 |
·区位理论的概述 | 第20-23页 |
·成本决定论 | 第20-21页 |
·市场决定论 | 第21-22页 |
·行为影响论 | 第22-23页 |
·区位选择模型和方法的概述 | 第23-34页 |
·区位选择均衡模型 | 第23-25页 |
·国际投资的引力模型 | 第25-28页 |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方法的概述 | 第28-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3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 第35-46页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统模式区位选择的概况 | 第35-40页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统模式地区分布情况 | 第35-37页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传统模式区位分布的特征 | 第37-40页 |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区位选择情况 | 第40-46页 |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分布情况 | 第40-42页 |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分布特征 | 第42-46页 |
4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区位因子体系和模型的构建 | 第46-59页 |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区位因子体系的构建 | 第46-56页 |
·区位因素的选择原则 | 第46-48页 |
·区位因子体系初建 | 第48-53页 |
·区位因子的选择方法 | 第53-56页 |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区位选择模型 | 第56-59页 |
5 理论的实践应用—以中尼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例 | 第59-74页 |
·中尼经济贸易区背景介绍 | 第59-60页 |
·中尼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区位选择过程 | 第60-74页 |
·中尼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定位 | 第60-61页 |
·中尼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区位因素初选 | 第61-63页 |
·中尼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区位因子选择 | 第63-72页 |
·区位选择模型在中尼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应用 | 第72-74页 |
6 结论和启示 | 第74-81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74-75页 |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区位分布趋势预测 | 第75-76页 |
·政策和建议 | 第76-81页 |
·政府层面上的建议 | 第76-77页 |
·企业层面上的建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