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问题的缘起 | 第8-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基本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基本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4-36页 |
·道德教育的依据 | 第14-23页 |
·人性是道德教育的依据 | 第14-16页 |
·自然人性的特征 | 第16-21页 |
·自然人性的道德意义 | 第21-23页 |
·道德教育的必要 | 第23-30页 |
·人的实然状态——异化状态 | 第23-27页 |
·人的应然状态——道德共同体 | 第27-29页 |
·道德教育是通向道德状态的途径 | 第29-30页 |
·道德教育的内容 | 第30-36页 |
·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 第31-33页 |
·道德教育的阶段 | 第33-36页 |
第3章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的困境 | 第36-42页 |
·困境的表现 | 第36-38页 |
·自我意志和社会认同之间的矛盾 | 第36-37页 |
·自然教育阶段与公民教育阶段之间的矛盾 | 第37-38页 |
·困境的根源 | 第38-42页 |
·理论本身的因素 | 第38-40页 |
·社会现实方面的因素 | 第40-42页 |
第4章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 第42-50页 |
·当代道德教育的问题 | 第42-46页 |
·道德观念的多元化 | 第42-43页 |
·道德教育的功利化 | 第43-45页 |
·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 | 第45-46页 |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 第46-50页 |
·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 | 第46-47页 |
·重视在道德教育中以人为本 | 第47-48页 |
·重视自然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