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前言第8-15页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页
 四、研究思路第13-15页
第一章 传媒素养教育的缘起与发展第15-31页
 第一节 传媒素养与传媒素养教育的概念界定第15-20页
  一、传媒素养概念的厘定第15-19页
  二、传媒素养教育的概念第19-20页
  三、传媒素养与传媒素养教育第20页
 第二节 世界传媒素养教育的缘起与发展现状第20-31页
  一、传媒素养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第20-21页
  二、发达国家及港台地区传媒素养教育实践第21-27页
  三、发达国家及港台地区传媒素养教育的特征第27-29页
  四、传媒素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第29-31页
第二章 我国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的现实审视第31-48页
 第一节 我国青少年学生传媒素养的整体状况第31-38页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传媒素养第31-34页
  二、我国青少年学生传媒素养现状不容乐观第34-38页
  三、对当代青少年学生传媒素养现状的分析第38页
 第二节 我国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第38-44页
  一、我国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成绩第38-41页
  二、我国学校传媒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1-44页
 第三节 实施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的特殊意义与可行性第44-48页
  一、实施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的特殊意义第44-46页
  二、实施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第46-48页
第三章 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的发展路径与支持体系构想第48-66页
 第一节 我国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的发展路径构想第48-61页
  一、完善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的目标体系第48页
  二、构建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第48-50页
  三、优化传媒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第50-55页
  四、改进传媒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第55-57页
  五、提高传媒素养教育的师资水平与教材质量第57-59页
  六、探索传媒素养教育的有效评价方式第59-61页
 第二节 学校传媒素养教育的支持体系构想第61-66页
  一、要提高全社会的思想认识第61页
  二、要实施必要的政策引导第61页
  三、要形成完善的社会化系统和运作机制第61-63页
  四、要引导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第63-64页
  五、保障必要的投入第64-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第70-75页
后记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开报道与公开审判的冲突及其法律调整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