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VEGF受体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6-44页 |
一、VEGFR的结构与功能 | 第17-20页 |
二、VEGFR小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 | 第20-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4页 |
第二章 VEGFR-2活性腔性质研究 | 第44-57页 |
1.理论与方法 | 第44-46页 |
·VEGFR-2活性位点的搜寻 | 第44-45页 |
·VEGFR-2活性腔表面静电势计算 | 第45页 |
·MCSS分析 | 第45页 |
·VEGFR-2三维结构的叠合 | 第45-46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46-54页 |
·VEGFR-2活性腔的大小和形状 | 第46-47页 |
·VEGFR-2活性腔蛋白表面静电势分布 | 第47页 |
·MCSS计算结果 | 第47-51页 |
·VEGFR-2活性腔自由态与结合态的构象差异 | 第51-54页 |
3.小结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第三章 VEGFR-2与抑制剂结合模式的分子模拟 | 第57-68页 |
1.理论与方法 | 第57-59页 |
·AutoDock计算 | 第57-59页 |
·三维药效团模型的建立 | 第59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抑制剂与受体的结合模式 | 第59-65页 |
·三维药效团模型 | 第65页 |
3.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第四章 全新VEGFR-2抑制剂的设计 | 第68-76页 |
1.理论与方法 | 第70-71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71-73页 |
3.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第五章 新型VEGFR-2抑制剂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76-9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76-79页 |
·化合物的合成 | 第76-77页 |
·生物活性测试 | 第77-79页 |
·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测试 | 第77-78页 |
·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抑制实验 | 第78-79页 |
2.结果与讨论 | 第79-81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79页 |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79-81页 |
·对HUVEC增殖的抑制活性 | 第79-80页 |
·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 第80-81页 |
3.小结 | 第81-89页 |
4.实验部分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2-95页 |
一、VEGFR-2活性腔性质的研究 | 第92页 |
二、VEGFR-2与抑制剂结合模式的分子模拟 | 第92-93页 |
三、全新VEGFR-2抑制剂的设计 | 第93页 |
四、新型VEGFR-2抑制剂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97页 |
附录 | 第97-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