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的P2P平台仿真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论文背景 | 第7-8页 |
·AGENT及P2P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9-11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P2P技术与AGENT | 第11-29页 |
·P2P技术 | 第11-19页 |
·P2P的概念和特点 | 第11-15页 |
·P2P的应用 | 第15-18页 |
·JXTA | 第18-19页 |
·AGENT概述 | 第19-29页 |
·Agent的概念 | 第19-22页 |
·Agent认知模型和体系结构 | 第22-24页 |
·多Agent系统(MAS) | 第24-26页 |
·Agent的应用与缺陷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基于AGENT的P2P平台框架 | 第29-41页 |
·AGENT在P2P中的引入 | 第29-31页 |
·当前P2P所面临的问题 | 第29-30页 |
·Agent的引入 | 第30-31页 |
·系统功能及结构分析 | 第31-35页 |
·基于Agent的P2P系统的实现目标 | 第31-32页 |
·Agent与P2P之间的映射 | 第32-34页 |
·系统设计上的特点 | 第34-35页 |
·系统框架设计 | 第35-39页 |
·通信Agent | 第35-36页 |
·协商Agent | 第36-37页 |
·任务管理Agent | 第37页 |
·服务Agent | 第37页 |
·人机交互Agent | 第37-38页 |
·基于Agent的P2P模型工作过程描述 | 第38-39页 |
·基于AGENT的P2P平台的特点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基于AGENT的P2P平台框架的实现 | 第41-61页 |
·开发平台及环境的选择 | 第41-42页 |
·系统总体构成 | 第42-46页 |
·中心化拓扑P2P | 第42页 |
·引入Agent的中心化拓扑P2P | 第42-46页 |
·提供支持服务节点的设计 | 第46-47页 |
·通信Agent | 第46页 |
·服务Agent | 第46-47页 |
·对等节点的设计 | 第47-57页 |
·通信Agent的设计 | 第49-51页 |
·协商Agent的设计 | 第51-53页 |
·任务管理Agent的设计 | 第53-55页 |
·服务Agent的设计 | 第55-57页 |
·人机交互Agent的设计 | 第57页 |
·AGENT通信语言(ACL) | 第57-58页 |
·程序运行结果及结论 | 第58-61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