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农业发展的需要 | 第10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 | 第10页 |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 第10-11页 |
·乡村生态环境面临挑战 | 第11页 |
·乡村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11页 |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乡村景观评价概述 | 第14-22页 |
·乡村景观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景观与乡村景观 | 第14-15页 |
·景观评价与乡村景观评价 | 第15页 |
·观光农业与生态农业园 | 第15-16页 |
·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16-1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17页 |
·乡村景观评价的概况 | 第17-21页 |
·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概述 | 第17-18页 |
·景观评价的领域及相关方法 | 第18-20页 |
·景观评价的学派总结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第22-29页 |
·研究区域 | 第22-27页 |
·江南乡村景观 | 第22-24页 |
·昆山花桥天福生态农业园区域概况 | 第24-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文献综述法 | 第27页 |
·现场调查法 | 第27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7-28页 |
·专家打分法 | 第28页 |
·综合评价法 | 第28页 |
·案例实践法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昆山花桥天福生态农业园规划区调查与分析 | 第29-47页 |
·调查的目的 | 第29页 |
·调查的方法 | 第29-34页 |
·调查因子集的确立 | 第29-33页 |
·现场调查 | 第33-34页 |
·主要环境要素的调查和分析 | 第34-40页 |
·水体环境 | 第34-36页 |
·土壤环境 | 第36-39页 |
·植物环境 | 第39页 |
·噪声环境 | 第39-40页 |
·研究区域各分区现状主要用地类型分析 | 第40-43页 |
·现状用地分类 | 第40页 |
·研究区域分区研究 | 第40-43页 |
·主要景观资源的分析 | 第43-46页 |
·田园风光 | 第43-45页 |
·聚落景观 | 第45页 |
·河汊风光 | 第45-46页 |
·风景特征概括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昆山花桥天福生态农业园景观综合评价 | 第47-70页 |
·方法概述 | 第47-49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7-49页 |
·综合评价 | 第49页 |
·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49-52页 |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9-50页 |
·评价的思路 | 第50页 |
·评价体系的框架 | 第50-52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52-56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52-54页 |
·层次单排序 | 第54-55页 |
·层次总排序 | 第55-56页 |
·综合评价 | 第56-65页 |
·单项指标赋值的方法 | 第56-57页 |
·单项指标的评判标准 | 第57-63页 |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 第63-65页 |
·评价的结论与分析 | 第65-69页 |
·自然生态环境 | 第65页 |
·人工生态环境 | 第65-67页 |
·景观的自然性 | 第67页 |
·景观的美感性 | 第67页 |
·景观的空间性 | 第67页 |
·景观的文化性 | 第67页 |
·经济活力性 | 第67页 |
·社会认同性 | 第67-68页 |
·对天福生态农业园规划设计的建议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基于景观评价的天福生态农业园初步概念性规划 | 第70-77页 |
·规划的依据 | 第70页 |
·规划的内容 | 第70页 |
·规划目标 | 第70页 |
·功能分区规划 | 第70-72页 |
·天福古镇规划 | 第72-73页 |
·水系规划 | 第73页 |
·交通规划 | 第73-74页 |
·植物规划 | 第74-75页 |
·产业规划 | 第75-76页 |
·产业定位 | 第75页 |
·具体方法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77-79页 |
·总结 | 第77页 |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77-79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77-78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