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智能框架下的邮政运输网络建模与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邮政网络的研究与发展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集群智能框架体系 | 第17-27页 |
·集群与集群智能 | 第17-18页 |
·邮政网络规划要素 | 第18-22页 |
·邮路 | 第18-21页 |
·运输工具 | 第21页 |
·邮件种类与流量流向 | 第21页 |
·时限与频次 | 第21-22页 |
·成本 | 第22页 |
·邮路规划智能主体 | 第22-24页 |
·邮政网络优化模型 | 第23页 |
·邮路数据 | 第23-24页 |
·规划算法 | 第24页 |
·智能框架的形成及网络的突现 | 第24-27页 |
第3章 针对普邮网的邮路规划 | 第27-53页 |
·引言 | 第27页 |
·普邮网建模 | 第27-32页 |
·优化目标 | 第28页 |
·问题范围 | 第28页 |
·车辆因素 | 第28-29页 |
·时限规定 | 第29页 |
·频次规定 | 第29页 |
·运输成本 | 第29-30页 |
·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单层邮运网络的遗传算法求解 | 第32-41页 |
·前言 | 第32-33页 |
·两段式染色体编码 | 第33-34页 |
·译码 | 第34页 |
·初始化群体 | 第34-36页 |
·适应度函数 | 第36页 |
·选择 | 第36页 |
·交叉 | 第36-37页 |
·变异 | 第37-38页 |
·个体可行性检验 | 第38-39页 |
·计算实例 | 第39-41页 |
·多层子网的协调及蚁群算法实现 | 第41-51页 |
·前言 | 第41-42页 |
·蚁群算法原理 | 第42-44页 |
·多层协调算法设计 | 第44-46页 |
·计算实例 | 第46-51页 |
·问题描述 | 第46-49页 |
·问题求解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针对速递网的邮路规划 | 第53-71页 |
·引言 | 第53页 |
·速递网建模 | 第53-59页 |
·速递网构建目标 | 第54页 |
·问题范围 | 第54-55页 |
·特快专递邮件时限规定 | 第55页 |
·特快专递邮件频次规定 | 第55页 |
·车辆因素 | 第55页 |
·运行成本 | 第55-56页 |
·邮政速递网络架构模式 | 第56页 |
·数学模型 | 第56-59页 |
·速递网优化算法设计 | 第59-66页 |
·特快邮件分拣封发局邮路搜索算法 | 第59-61页 |
·非特快邮件分拣封发局邮路搜索算法 | 第61-62页 |
·瓶颈消除算法 | 第62-66页 |
·计算实例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邮政运输系统评估及优化平台 | 第71-79页 |
·引言 | 第71页 |
·软件结构 | 第71-75页 |
·邮政运输系统建模模块 | 第71-72页 |
·邮政运输系统评估模块 | 第72-75页 |
·邮政运输系统优化模块 | 第75页 |
·研究平台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91-9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