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4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13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 第14-32页 |
·蠕虫基本知识 | 第14-18页 |
·蠕虫定义 | 第14页 |
·蠕虫与病毒的区别 | 第14-16页 |
·蠕虫的特点 | 第16-17页 |
·蠕虫检测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页 |
·入侵检测技术 | 第18-19页 |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 第18页 |
·入侵检测分类及优缺点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页 |
·生物免疫系统和人工免疫系统 | 第19-32页 |
·生物免疫系统概述 | 第19-20页 |
·生物免疫基础知识 | 第20-30页 |
·免疫系统组成 | 第20-22页 |
·免疫机制 | 第22-25页 |
·免疫系统的特性 | 第25-27页 |
·免疫理论 | 第27-30页 |
·人工免疫系统 | 第30-32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概述 | 第30-31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组成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人工免疫入侵检测研究现状 | 第32-45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32-33页 |
·危险理论DCA算法 | 第33-44页 |
·细胞的死亡 | 第33-35页 |
·树突状细胞 | 第35-37页 |
·DCA算法 | 第37-44页 |
·libtissue框架 | 第37-38页 |
·算法描述 | 第38-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危险理论对未知蠕虫检测系统的研究 | 第45-60页 |
·检测模型 | 第45-46页 |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第46-58页 |
·数据采集 | 第46-55页 |
·WinPcap简介 | 第46-47页 |
·网络数据包捕获的原理 | 第47-49页 |
·在windows情况下捕获数据包的结构 | 第49页 |
·利用winpcap进行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过滤的设计步骤 | 第49-50页 |
·主要源代码 | 第50-52页 |
·数据包解析 | 第52-55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55-58页 |
·数据处理模块 | 第58-59页 |
·后期分析模块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0-62页 |
·本文总结 | 第60页 |
·进一步工作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