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导言第11-18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农村投融资体制涵义的界定第13-14页
     ·农村投融资的涵义与分类第13-14页
     ·农村投融资体制涵义的界定第14页
     ·农村投融资体系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4-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本文的体系、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6-18页
     ·本文的体系第16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借鉴第18-22页
   ·农业投资理论第18-20页
     ·农业中隐蔽失业包含隐蔽储蓄的论断第18页
     ·近代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第18-19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19页
     ·"钱—塞"标准第19页
     ·"莫利特"公式第19-20页
   ·农村金融领域的三种代表理论第20-22页
     ·农村融资论第20页
     ·农村金融市场论第20页
     ·不完全市场理论第20-22页
第三章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现状分析第22-34页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时机成熟第22-24页
     ·初具规模的农村经济要求与时俱进的农村投融资体制相匹配第22-23页
     ·现行的农村投融资环境为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第23-24页
   ·云南现行农村投融资体制问题分析第24-34页
     ·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不足,投向、管理不尽合理第24-29页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支农力量明显不足第29-32页
     ·"三大抽水机"合力,农村资金外流不止第32-34页
第四章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问题成因分析第34-38页
   ·经济因素: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投资经济效益低第34-35页
   ·政策因素:落后的产权及制度安排,导致核心投资主体长期缺位第35页
   ·环境因素:金融生态环境恶化,投资环境不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第35-36页
   ·战略因素:政府发展战略失衡,财政支农角色错位第36页
   ·制度因素:现有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无法实现供需的有效衔接第36-38页
第五章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第38-45页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制度环境第38-40页
     ·制度环境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提出第38页
     ·制度环境之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提出第38-39页
     ·制度环境之三:对农村的"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第39-40页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第40页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第40-41页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建设重点第41页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第41-45页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首要前提:建立明晰且多元化的产权制度第41-42页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核心:培育多元化投融资主体第42-43页
     ·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重建农村金融体系第43-45页
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云南农村投融资体制对策第45-54页
   ·建立稳定、高效、统一的财政支农资金体系第45-47页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第45页
     ·突出重点,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第45-46页
     ·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第46-47页
   ·明晰各类金融机构在扶持"三农"发展中的功能定位第47-50页
     ·扩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第47-48页
     ·扭转农业银行的"离农"倾向第48页
     ·促进农村信用社发挥主力军的作用第48-50页
     ·构建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第50页
   ·改革土地制度,推广和完善农业保险第50-52页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第52页
   ·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促进农村金融的和谐发展第52-53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地区分类研究
下一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资产价格形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