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财政交换论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2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本文研究目的 | 第8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西方财政交换论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西方财政交换论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西方财政交换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第12-27页 |
·西方财政交换论的发展综述 | 第12-13页 |
·社会契约论 | 第13-16页 |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 | 第13-14页 |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 第14页 |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第14-15页 |
·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比较 | 第15-16页 |
·维克赛尔的自愿交易学说 | 第16-18页 |
·林达尔的公共物品理论 | 第18-21页 |
·林达尔模型 | 第18-21页 |
·对林达尔公共物品理论的评价 | 第21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1-27页 |
·赞同的计算 | 第22-25页 |
·布坎南的立宪主义 | 第25-27页 |
第3章 西方财政交换论在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应用 | 第27-37页 |
·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预算制度 | 第27-32页 |
·英国的政府预算制度 | 第27-29页 |
·美国的政府预算制度 | 第29-31页 |
·民主预算 | 第31-32页 |
·利益赋税原则 | 第32-34页 |
·早期的利益赋税原则 | 第32-33页 |
·边际主义时期的利益赋税原则 | 第33-34页 |
·利益赋税原则的财政交换思想 | 第34页 |
·美国的公平税改革思路 | 第34-37页 |
第4章 西方财政交换论给予我们的启示 | 第37-46页 |
·完善我国预算监督体制 | 第37-40页 |
·我国预算监督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完善我国预算监督体制的建议 | 第39-40页 |
·完善我国的税收基本法 | 第40-43页 |
·税收法定原则是制定税收基本法的内在要求 | 第41-42页 |
·我国税收基本法的内容选择 | 第42-43页 |
·培养纳税人的权利意识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