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C 银行成都国际业务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难题 | 第11-22页 |
一、成都地区C 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11-17页 |
(一) 国际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二) 国际业务的管理现状 | 第13-15页 |
(三) 国际业务的竞争地位 | 第15-17页 |
二、成都地区国际业务的发展难题 | 第17-19页 |
三、发展成都地区国际业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 第19-22页 |
(一) 发展成都地区国际业务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二) 发展成都地区国际业务的迫切性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 第22-49页 |
一、宏观环境GPEST 分析 | 第22-33页 |
(一) 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 第22-23页 |
(二)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第23-26页 |
(三) 经济环境分析 | 第26-28页 |
(四)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28-30页 |
(五) 技术环境分析 | 第30-33页 |
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33-49页 |
(一) 潜在竞争者威胁分析 | 第34-35页 |
(二) 替代品威胁分析 | 第35页 |
(三)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第35-36页 |
(四)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第36-39页 |
(五) 现有竞争者分析 | 第39-49页 |
第三章 TOWS 分析 | 第49-62页 |
一、外部威胁分析 | 第49-50页 |
(一) 金融危机对国际业务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 第49页 |
(二) 四大国有银行的相似性使得彼此竞争充满了对抗性 | 第49页 |
(三) 外资银行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 第49-50页 |
(四) 中小股份制银行机制灵活,国际业务发展迅速 | 第50页 |
二、外部机会分析 | 第50-53页 |
(一) 金融全球化使合作与发展成为主题 | 第50-51页 |
(二) 政策环境逐步开放 | 第51-52页 |
(三) 经济发展是硬道理 | 第52页 |
(四) 独特的区位优势 | 第52-53页 |
三、自身劣势分析 | 第53-56页 |
(一) 中层经营管理者并未真正树立本外币一体化的理念 | 第53页 |
(二) 人力资源情况堪忧 | 第53-54页 |
(三) 未形成一套与国际业务发展相配套的机制 | 第54-55页 |
(四) 产品的创新能力较差 | 第55页 |
(五) 管理职能模糊 | 第55页 |
(六) 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55-56页 |
四、自身优势分析 | 第56-59页 |
(一) 服务网络资源先进 | 第57-58页 |
(二) 外汇业务产品齐全 | 第58页 |
(三) 城市客户基础广泛 | 第58页 |
(四) 品牌知名度高 | 第58-59页 |
(五) 专业的技术支撑 | 第59页 |
(六) 先进的服务网络系统 | 第59页 |
五、TOWS 综合分析 | 第59-62页 |
第四章 竞争战略选择与策略建议 | 第62-74页 |
一、确定位次竞争战略 | 第62-65页 |
(一) 与竞争对手的联盟 | 第64页 |
(二) 必须超越竞争对手 | 第64-65页 |
二、竞争战略选择 | 第65-66页 |
(一) “远交近攻”的基本战略 | 第65页 |
(二) 完善自身的辅助战略 | 第65-66页 |
(三) 竞争战略的实质:内外皆修 | 第66页 |
三、竞争策略建议 | 第66-74页 |
(一) 发挥现有优势满足顾客差异化需求 | 第66-68页 |
(二)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 第68-71页 |
(三) 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 第71-74页 |
结束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