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拉索振动问题的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内部线性共振 | 第11页 |
·参数振动 | 第11-12页 |
·尾流驰振 | 第12页 |
·涡激共振 | 第12-13页 |
·风雨激振 | 第13页 |
·裹冰拉索驰振 | 第13-14页 |
·拉索风雨激振的研究现状 | 第14-25页 |
·斜拉索风雨激振的现场实测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风洞试验 | 第17-21页 |
·理论数值分析 | 第21-25页 |
·斜拉索风雨激振机理研究的意义与不足 | 第25-2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拉索和水线两自由度耦合非线性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及计算分析 | 第28-36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连续非线性理论模型的建立及方程的推导 | 第29-32页 |
·数值模拟 | 第32-36页 |
·索和水线的运动相图 | 第33页 |
·系统参数与索振幅的关系 | 第33-34页 |
·拉索振幅与风速的关系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判断混沌的李雅普诺夫指数的计算及拉索风雨激励耦合运动关系的研究 | 第36-47页 |
·动力系统的混沌理论 | 第36-39页 |
·混沌学的发展史 | 第36-37页 |
·混沌的定义 | 第37页 |
·混沌的基本特征及其判别方法 | 第37-39页 |
·混沌学的发展趋势及其深远的意义 | 第39页 |
·李雅普诺夫(Lyapunov)特性指数谱定义 | 第39-40页 |
·拉索风雨激振两自由度非线性微分方程 Lyapunov 特性指数谱的计算 | 第40-42页 |
·拉索与水线在风雨激振中的耦合运动规律研究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拉索风雨激振机理及减振措施的研究 | 第47-52页 |
·拉索风雨激振的形成机理 | 第47-48页 |
·斜拉桥拉索风雨激振控制研究现状 | 第48-51页 |
·引言 | 第48页 |
·阻尼器对拉索风雨激振的影响 | 第48-49页 |
·拉索振动控制措施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