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民主党派及其活动论文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前言第7-8页
第一章 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研究视角的拓展第8-18页
 一、 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概述第8-12页
  (一) 新制度主义内涵及特征第8-9页
  (二) 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第9-11页
  (三)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有别于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特点第11-12页
 二、 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第12-18页
  (一) 政党制度的含义及类型第12-14页
  (二)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涵、基本特征与优势第14-18页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的历史变迁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动态分析第18-24页
 一、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动态分析第18-21页
  (一)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初步探索与雏形第18-19页
  (二)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19-21页
 二、 影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分析第21-24页
  (一)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1-22页
  (二)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基础第22-24页
  (三)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现实基础第24页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构成要素、功能、历史价值分析第24-29页
 一、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构成要素第25-26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第25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第25-26页
 二、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第26-28页
  (一)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政治领导功能第26页
  (二)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利益表达功能第26-27页
  (三)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第27页
  (四)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民主监督功能第27页
  (五)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维护稳定功能第27-28页
 三、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历史价值第28-29页
第四章 新形势下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实际操作分析第29-34页
 一、 当前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面临的多维困境第30-31页
 二、 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有效措施第31-34页
  (一) 充分发挥中共的领导作用,积极调动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第31-32页
  (二) 积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32-33页
  (三) 正确处理政党关系,实现政党关系和谐第33-34页
结论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执法人员心理健康表现的分析
下一篇:社会转型期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