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数字光伏模拟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致谢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第12-13页 |
| ·太阳能发电的利用 | 第13-14页 |
| ·太阳能发电系统 | 第14页 |
|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第14-15页 |
| ·光伏阵列模拟器 | 第15-17页 |
| ·模拟式光伏阵列模拟器 | 第15-16页 |
| ·数字式光伏阵列模拟器 | 第16-17页 |
| ·本文选题的意义及本文的内容 | 第17-19页 |
| ·本文的意义 | 第17-18页 |
| ·本文的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光伏阵列电池的特性和物理模型 | 第19-26页 |
|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与建模 | 第19-20页 |
| ·光伏电池的工作特性 | 第20-24页 |
| ·光伏电池伏安特性曲线 | 第21-22页 |
| ·输出功率和曲线因数 | 第22页 |
| ·日照和电池温度对I-V 曲线的影响 | 第22-24页 |
| ·光伏电池的负载特性 | 第24页 |
| ·光伏电池特性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光伏模拟器拓扑选择和工作原理研究 | 第26-36页 |
| ·传统数字光伏模拟器拓扑 | 第26-29页 |
| ·光伏模拟器拓扑选择 | 第29-30页 |
|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工作原理 | 第30-32页 |
|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主要数量关系 | 第32-36页 |
| 第四章光伏模拟器控制系统设计 | 第36-56页 |
| ·光伏模拟器系统结构 | 第36-38页 |
| ·光伏曲线生成方法 | 第36-37页 |
| ·光伏模拟器控制结构的选择 | 第37-38页 |
| ·光伏模拟器控制系统分析 | 第38-50页 |
| ·等效电路 | 第39页 |
| ·控制电路框图 | 第39-40页 |
| ·电流内环控制器参数设计 | 第40-50页 |
| ·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 ·电感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 ·负载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 ·仿真实验分析 | 第51-56页 |
| ·光伏模拟器空载 | 第52页 |
| ·负载工作在恒流段 | 第52-53页 |
| ·当负载在恒压段 | 第53-54页 |
| ·负载在最大功率点时 | 第54-55页 |
| ·负载阶跃时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系统实验 | 第56-68页 |
| ·系统主电路结构设计 | 第56页 |
| ·系统硬件软件设计 | 第56-62页 |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56-59页 |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9-62页 |
| ·实验分析 | 第62-68页 |
| ·空载时的实验波形 | 第63页 |
| ·恒压段时实验波形 | 第63-64页 |
| ·恒流段时实验波形 | 第64-65页 |
| ·额定负载时实验波形 | 第65页 |
| ·负载由50 欧阶跃到17 欧时实验波形 | 第65-66页 |
| ·负载由17 欧阶跃到50 欧时实验波形 | 第66-68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8-70页 |
| ·总结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附录 1 | 第72-73页 |
| 附录 2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