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MasonⅢ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性研究
目录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9-20页 |
1. 祖国医学对桡骨头骨折的认识 | 第9-11页 |
·祖国医学对病名的探讨 | 第9页 |
·病因病机 | 第9-10页 |
·治法方药 | 第10-11页 |
2. 现代医学对桡骨头骨折的认识 | 第11-20页 |
·桡骨头及周围组织的解剖与生物力学 | 第11-12页 |
·损伤机制 | 第12-13页 |
·骨折分型 | 第13-14页 |
·临床表现 | 第14页 |
·诊断分析 | 第14页 |
·鉴别诊断 | 第14页 |
·治疗 | 第14-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3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0页 |
·病例来源 | 第20页 |
·一般资料 | 第20页 |
2. 试验设计类型原则及技术路线 | 第20页 |
3. 诊断依据及临床分型 | 第20-21页 |
·诊断依据 | 第20页 |
·临床分型 | 第20-21页 |
4.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1页 |
·纳入标准 | 第21页 |
·排除标准 | 第21页 |
·试验病例的终止 | 第21页 |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第21页 |
·病例的剔除 | 第21页 |
5. 治疗方法 | 第21-28页 |
·桡骨头切除组治疗操作规程 | 第21-22页 |
·桡骨头置换组治疗操作规程 | 第22-24页 |
·观察指标 | 第24页 |
·指标的观察时点与记录 | 第24-25页 |
·评分标准 | 第25-28页 |
6. 统计分析 | 第28页 |
7. 统计分析结果 | 第28-35页 |
·一般资料比较 | 第28页 |
·基线特征比较 | 第28-35页 |
8. 结论 | 第35-37页 |
·疼痛缓解方面 | 第35-36页 |
·功能恢复方面 | 第36页 |
·X线情况 | 第36页 |
·卫生经济学评价 | 第36-3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7-43页 |
1. 关于治疗方法的选择 | 第37页 |
2. 桡骨头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机制探讨 | 第37-38页 |
3. 桡骨头假体置换术的相关问题探讨 | 第38-40页 |
·手术适应症 | 第38页 |
·患者的选择 | 第38页 |
·假体的选择 | 第38-39页 |
·TORNIER桡骨头假体的优点及缺点 | 第39页 |
·术前准备 | 第39页 |
·手术技巧 | 第39-40页 |
·术后处理 | 第40页 |
·并发症及后遗症 | 第40页 |
·人工桡骨头置换术的优点 | 第40页 |
4. 桡骨头假体置换术后半脱位原因及预防 | 第40-42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3页 |
附录1 | 第47-48页 |
附录2 | 第48-49页 |
附录3 | 第49页 |
附录4 | 第49-50页 |
附录5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